
“勇敢地往前走吧,这个世界和我们的内心永远值得探索”这是我疫情期间花了60天的时间读的一本书《我独自穿越沙漠,领悟了安全感和自由》当中最经典的一句话。
每天晚上10点,我会在荔枝电台里用读书的方式将这本无声的文字用电波传递,谈不上什么朗读技巧,但是一边读一边看,确实收获不少,也伴随很多听友度过一段美妙的夜晚时光。
固然是不一样的年代,一个女人花了9个月的时间穿越了2700公里的沙漠,没有定位,没有车,仅仅凭着骆驼行走,冥想、走路、思考,剥除所有的社会支撑,不要被保护,学着在乡野里依赖大地,学会尘土飞扬中擦亮眼睛,其实都是青春使然,更是一种热血青春所包含的果敢、坚强、挑战和毅然,记录了勇气和努力,记录了内在探索心灵的旅程。
平时,自己花在读书上的时间不多,疫情期间正好在家可以一边录制电台一边读书,每天都会提醒自己要读书了,每天的十几分钟也养成了一种习惯,慢慢喜欢文字和音乐搭配起来的舒缓力量,也喜欢上了探索自己的内心,是否朝着一个目标不断前进。
每做一件事,若有坚持,终究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2020届学生考研的成绩出炉后就可以得到这样的答案,没有挑战自我的坚持努力,怎么会有让自己脱胎换骨的美好未来,不去实践不去坚持,不去勇敢地往前走,是不会实现或者接近我们的目标的。
内心想要的和实际要做的究竟是不是同一轨道?现在做的是不是“两天打渔三天晒网”,有没有一路坚持,更多的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心,行动上的坚持,和骨子里的不服输。
今年我带的单招班毕业生,上线了5位同学,也是及其不容易的。毕竟没有上过高中,数学和英语的压力可想而知,既然已经从高职变成了本科,何不再次转换成研究生,一切都是有可能的,关键是有没有能力将此转变成现实。
每年的专转本学生到本科学校学习仅仅两年,大部分同学都是以前专科学校的优秀选手,都想考研究生,大家都很自觉,也相当自律,分数出炉也是积极地准备复试调剂,他们上学的愿望非常强烈,只要有一丁点复试的机会都会全力以赴地争取。
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高考就比别人慢了半拍,专转本的机会来了就要抓住,考研的机会更是一次冲刺,读研三年,就不会输给高考,若要继续深造读博也不是不可能,难就勇敢地往前走吧,拼一拼,试一试,终究是极好的,这是一种强大的内心,也是驱动自己奋发进取的动力源。
我曾有一来自镇江的学生十几年前报考研究生,一套军大衣成为他在教室复习的装备,英语六级考试过了继续考,就是为了保持住英语水平,最后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多年后联系他,他说他以前的高中同学考得比他好,他觉得自己不能输,所以四年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有多努力,结果就会有多好。
所以,勇敢地往前走,知晓自己的内心,要用行动去匹配自己的想法和目标,用行动去书写努力的过程,这才是青春,才是热血青年,才是不褪色的青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