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背景
礼物的概念定义其实是情感属性,是绝非刚需且相对个性化的小商品,在淘宝这种货架式电商处在长尾末端,不被重视。但,从百度指数移动趋势来看,礼物的搜索指数从2011~2014一直攀升,礼物说在这个时间点进入无疑是合适的。2014年,礼物市场约有1.3万亿的体量,但该领域目前大部分是创业公司,并未出现独角兽,而且其他产品的市场定位、用户定位和礼物说有较大差异。
二、礼物说

平台以挑选礼物和好货为出发点,通过专业编辑精选各大电商网站的创意商品,为用户提供完美礼物和好货攻略。
1.送什么?——精选+攻略:平台通过提供赠送对象、赠送场合、Ta的个性等选择供用户快速进行标签匹配,并推出礼物攻略和送礼个性化导购指南,大大降低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试错成本。


2.怎么送?——礼物红包:平台提供像微信红包一样的送礼新方式,解决了用户“怎么送?”的痛点,使送礼方式更加普遍化。

三、礼物说分析
问题一、市场上电商平台非常多了,2014年才开始起跑的礼物书又是如何迅速在三个月内获得100万用户,脱颖而出的呢?
1.用户定位不同
礼物说的定位是礼物消费场景无法被满足的90后,而且像淘宝这种拥有巨大流量的平台是无法垂直切入的,市场上较强竞争尚未形成。礼物说从礼物场景切入,瞬间火了。
2.运营推广模式脱颖而出
(1)内容运营:平台强调产品内容的质量与调性(暖),了解90后的需求,同时,用户拥有属于自己的feed信息流,平台为其提供个性化攻略推荐。
(2)线下运营:礼物说采取众包的模式,将店铺交给学校附近的大学生进行运营,“他们会更了解自己的朋友想要什么,在选品上也会更加有针对性,成为连接消费者和平台的重要纽带。任务不需要赢过淘宝,只需要赢过这条街,定位非常明确。
(3)早期推广:早起寻找种子用户的时候,礼物说先后通过官方微博策划了一些活动,其中快看漫画的联合推广收效十分显著,3个月的时间就获得了100万用户。礼物说很重视线下广告宣传,广告虽很“low”,但抓住用户情感需求,效果很好。
问题二、为什么微信小程序能使礼物说起死回生?这又是如何做到的呢?
(1)覆盖广,小程序背靠微信10亿的用户和月活
(2)渠道广,可以采取微信群裂变、朋友圈广告、小程序码分享传播等多种渠道
(3)效果好,通过以上渠道进行推广销售时受众更加精准且互动性强
(4)更简单,微信是国民应用,无需做用户教育,只需培养简单的小程序送礼习惯即可
礼物的本质是社交,礼物说平台创始人也说未来应更关注社交而不是内容。更何况电商的短板是用户的粘性,而主导PGC模式的礼物说更是事倍功半,但具备天然社交土壤的微信为礼物说小程序提供了规模扩张的广大空间。特别是“礼物红包”发放方式的创新,它让用户像发红包一样发礼物,从而触发裂变。这次成功的尝试使礼物小程序拥有了3000名高端用户和50多万大众用户,而且高端用户可单价高达350元。
问题三、礼物说有何创新?它又是如何加固自己的护城河呢?
模式的创新——匠人计划。礼物说通过公开招募匠人,以创意化的流程打造“百万单品”。其本质上是平台从内容、社交逐渐转而深入供应链,把品质、定价权和对消费者的反应掌握在手中,摆脱了原先纯粹导流的身份,这种模式对于电商平台来说是很创新的。
但其实,匠人孵化器”并不新鲜,效果一直不好,主要有两大原因:1、产品难以标准化和量产;2、同质化严重。但礼物说平台所提供的产品强调的是个性化、新颖、创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很好地避免了标准化和量产的难题。至于差异化,市场上在该领域尤其是礼物垂直领域的孵化器尚未出现,再加上其优质精选的个性化推荐,礼物说的“匠人计划”可以说是较为创新的了,也难怪礼物说将投资1亿元人民币打造匠人孵化器,帮助有想法的人打造商品。
四、产品大致详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