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晚上在扣扣上和一个刚毕业的学生聊天,聊她们初中的生活,对小学的怀念。
后来我实在憋不住心里的疑惑,开始采访她:“你觉得是严厉一些对你们学习好还是温和一些?”她回答说:“严厉,那样自己上课就不敢跑神,注意力特别集中。”
为什么问她这个问题,我和数学老师从五年级开始接手这个班级,当时语文全乡倒数第一,数学倒数第二。刚接手这个班级,我担任班主任,班级纪律特别乱,我很严厉,一星期把纪律稳定下来,后来期末成绩一下子提高了五个名次。后来几个学期,接着又往后倒退。我实在是很疑惑,我教的也很用心,学生们的期末成绩却不见提高。反而是特别严厉,学生都害怕的数学老师,成绩一直前进。在教学能力上,我自认不比她差,原来真正的原因出在这里。我从第一学期很严厉以后,后来怕孩子们觉得我的管理方法太压抑,就开始温和起来。可能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学生们开始放松,不害怕我,只是出于喜欢(我得承认我跟学生关系很好,她们喜欢和我聊心事)并不能让他们真正专注起来学习。因为学生年龄小,还是有惰性,需要严格管理。正如学生所说的:“我们觉得不完成作业,你大不了说我们几句,也没有什么,但是数学老师是劈头盖脸的狠狠的批评,让我们害怕的喘不过气来。”
今天晚上的采访给我警示,让我在接手新的一年级时注意自己的管理方式,一定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奖惩分明,一以贯之。同时我又很疑惑,过分的严厉,让孩子们看到自己胆战心惊究竟好不好。我需要思考权衡,在平等尊重孩子的基础上如何做到严格要求,既不能因为自己情绪怒气伤了孩子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能让孩子们有所忌惮,不敢放松对自己的学习要求。这个度真的很难把握,唯有将对学生的尊重深深地内化于自己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才能不会因为偶尔的情绪、时常的严厉挫伤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修炼,一切都需要学习修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