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刻印相成,文明传承之舟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刻印相成,文明传承之舟

作者: 拾遗小栈 | 来源:发表于2017-10-17 13:14 被阅读0次

印刷术

用途印刷纸质出版物

起源南北朝

盛期唐宋

印刷术是一种工具,一番修炼。她可以是精微至极的钻研雕琢,亦可成为神秘似幻的艺术创造。

当雕凿石子成为可能,刻印便现了初容,它是印刷用版的原型。从将士虎符到传国玉玺,深浅错落间烙下了文明的痕迹。

印刷

雕版印刷以整块雕板刻成印版,字句图画皆成定局,一版一页,刷墨印字。

唐朝五代,宗教佛经、民间历书、儒家“九经”都有刻印:贞观十年之《女则》为皇室下令印书的初例,咸通九年《金刚经》则为流传至今的最早实存。

《金刚经》

由“飞钱”发展出的纸币也源自雕版印刷技艺。它使用柔韧耐磨的桑皮纸,轻便耐用,最宜携带。

整版刻印固然精美,却不免有失灵活方便,活字印刷术就应时而生。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为一字一印,拼摆之间形成句段。北宋毕昇首先制作小巧的木活字,又因其易变形,将之改为胶泥材质。后有元代王祯,成功制出木活字,并发明转轮排字架与“六步活字印刷法”,增益活字印刷效率,至明清广为流行。

古时有专供出版的“书坊”,与如今的“出版社”相类,出版发售功能兼备,常有“刻坊”相随,用来印刷,在福建地区最早兴盛。

它还流传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现今还可见众多回鹘文、西夏文典籍留存。后来,它更走向世界,近至日本、越南,远至欧美各国。

当近代外来机械印刷得势,活字印刷便开始淡出出版业,而雕版印刷却以版画艺术的形式留存下来,至今活力仍在。

雕版印刷

书籍插图令绘画与雕版印刷走到一起,成为古代版画最常见的形式。得益于雕版套色印刷的发展,年画成为百姓生活的增色剂。当今社会,人们更将版画作为一个专门学科来传习发扬。

版画 版画 版画

印刷术的发生和演变承载了一种文化自觉。

人对文字的敬慕,在制版的每一笔、每一刀里得到鲜活的体现,人对文明的珍重,也在印刷出的每一页、每一册中得到最完整的保留。因此,印刷术的存在是人类文明的最好证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刻印相成,文明传承之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hd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