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悟空学发展之道

作者: 揽月1991 | 来源:发表于2016-05-13 17:02 被阅读18次

对一个比较缺乏规划性的人来说,发展总是在阴差阳错的机遇中,能把握,却也不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的人凤毛麟角,对大众来说只能在每次选择与经历中慢慢摸索到适合自己的方向,并寻求机遇。

前几天回顾《西游记》,偶有所得,发现孙悟空深谙发展之道,浅薄的理解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迷茫的小伙伴有所帮助,也欢迎交流探讨。(ps:请原谅我没读过原著、记不住台词)

悟空跋山涉水、远渡重洋求学,经过层层考验入学,7年未归,这是入门的艰辛。跟我们的求学经历也有相似。现在由于私人学校的扩张,公立学校的教学质量受到诸多质疑,好多家长为了孩子能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花高价进入到高昂的私立学校求学。而私立学校为了保证升学率,考核标准自然会有所提高,经过筛选进入其中才是第一道关。

这7年的生活,剧中没有详细介绍,大致可以理解为跟同门一起耍乐,一起学习常规基础知识。直到第七年,菩提祖师才问他来多久了,得知他来了7年后,问他“你想要学什么,我教你一门法术”。犹如工作中的试用期,试用期内,只是常规工作,想要真正进入核心,就要沉下心来,通过试用期,并通过高层真正的考核(中层管理一般比较好升职,而真正接触核心到高层需要考察的点就多了)。

悟空正是用7年的时间打基础,获得了菩提老祖的认可,才愿意传授给他核心的本事。悟空晚上三更时去找菩提老祖,说的那句话特别有意味“师父,你就教我些真的本事吧”。看,悟空知道这么久以来,老祖并没有交给自己真正的本事,可他还是潜心努力,得到了老祖的认可,在老祖显露出要教他法术的时候,勇于抓住机会,表露自己对实力的渴望。

花了7年时间沉淀,其实真正的本事几天就学完了。跟竹子的成长规律何其相像?竹子也是花7年扎根,之后才节节高升的生长,所以根基很重要。人的发展也一样,开始时学了很多看似乱七八糟甚至不知道有什么用的知识,好像生活中也确实用不到,但是正是那些看似无用的知识,培养了我们的处事态度、生活习惯甚至思考方式。所以当有一天通过一些知识点把这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知识融会贯通之后,就会发生一个质的蜕变。

所以有些时候,学习不用太刻意,也不用带那么多目的性(ps:此处“刻意、”“目的性”指金钱、名利、热门专业等学识之外的客观因素,不指人生目标、追求等),当你每一步路都走好了,你的人生之路也就顺了。

菩提祖师准备教悟空技能时,给了他好多选项,每说一项,悟空必问“可得长生吗?”,不得长生便不学,说明悟空目标很明确,最终就是要达到“长生”的目的。他虽然不知道通过哪个途径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达不到这个目的的东西全都不学(ps:能称得上道的东西都不简单,悟空并未贪多,只挑选最适合自己的学),也说明了他的专注。如此全心全力去学真正需要的东西,何事不成?

人的精力和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各行各业都是全才,如果想要万事兼顾,很有可能是什么都抓不住,百事通不如一事精嘛,所以我们要学悟空,知道自己要什么,并坚定不移的朝着目标前进,那些前进路途中牛鬼蛇神,让他见鬼去吧。

在取经途中,他们遇到的诱惑比我们只多不少,钱、权、色不胜数,只要他们张个口,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但是他为什么还要坚持取经呢?因为他心中的信念、追求,并没有在安乐窝等诸多诱惑中迷失自己。而好多有能力的人,在金钱、职位、权利……等诱惑面前失了本心,只能慢慢的泯然众人。

悟空很虚心,有不懂的立刻就问。踏入职场后你会发现,好多工作都不是你自己想象的样子,而同样的岗位在不同公司的岗位职责也会有多不同,所以有不了解的要及时了解清楚,以免浪费大家的时间。对于菩提祖师提到的技能,悟空并没有主观臆测,而是会问清楚是什么,再根据已经了解到的情况,判定是否适合自己,不合适的直接一口回绝,也表明了他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敢于放弃不适合自己的“机会”,尤其难得。

好多时候,人不是败在了缺点上,而是败在自己的优势里。

并且悟空懂得靠实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结果。在菩提祖师提及求仙问卦时,他说“求卦问卜,不如自己做主”,这才是强者心态,他不只是空想“长生不老”,知道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达成想要的结果,并且勇于付出自己的努力,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虚无缥缈的预测上,所以他通过积累沉淀、认证学习努力实践,终于学有所成,学会了真正的本领,达到了自己预期的目标。

沉淀自己、选定方向、抵制诱惑,坚定不移的通过努力向目标前进,“长生不老”都能达到,还有何事不成?

相关文章

  • 向悟空学发展之道

    对一个比较缺乏规划性的人来说,发展总是在阴差阳错的机遇中,能把握,却也不尽然。从小就知道自己以后要做什么的人凤毛麟...

  • 《禅说西游》之性命同修

    上一篇文章说到菩提祖师向孙悟空介绍了四个修行的旁门。孙悟空何等聪慧,一看就知道不是解脱之道,结果一个都没学。菩提祖...

  • 向圣人先贤学“人生之道”

    老 子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有者有,死而不亡者寿。 了解他人者...

  • 老师变成孙悟空

    孙悟空有很强的目的性。当菩提祖师问他:三百六十旁门,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悟空问:数门之道怎么说?菩提祖师道...

  • 佛历•般若学向涅槃学发展~

    佛教传入中国后,在晋宋之际出现了一个学术思潮的转向,即从对性空般若学的关注,转变成对涅槃佛性论的重视。 魏晋般若学...

  • 蓉城论道

    煮茗茶,访蓉城,以论道,车之道,非常道——我国已进入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新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发展的方...

  • 看电影

    今天,妈妈带我和表姐一起去看电影,是我们最爱看的动画片,<齐天大圣孙悟空>,小孙悟空特别可爱,他向齐天大圣学功...

  • 贵以专

    教之道,贵以专。学之道,又何尝不是呢。 感慕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今人冗事极多,故而向往桃林,非真自向...

  • 西游记心理分析|3.孙悟空的自我防御

    文|听花有声·李菊红 我在上一篇《孙悟空的自我发展》中提到,孙悟意识到自己的局限,漂洋过海寻求长生不老之道,在整个...

  • 数学思想方法揭秘-23后记8

    转发我今日头条”数学之道”上近期回复头条悟空问答的文章。 悟空问答中比较江苏葛军老师和江西陶平生老师哪个出(数学)...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向悟空学发展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hm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