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个故事。
在一个寺庙里,有一个信者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位禅师正撑伞走过,于是就喊道:“禅师!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程如何?”
禅师道:“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
信者立刻走出檐下,站在雨中,说道:“现在我也在雨中,该度我了吧!”
禅师:“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雨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你,而是伞度我,你要被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
说完便走了!
禅师本应该慈悲为怀,爱惜大众。在这样情况下,却是放下信者,直接离开,决绝不犹豫,表面看上去好像冷漠无情无义。
但是,我们认真想想。如果自己有伞,就可以不被雨淋。在修行的过程中,如果自己有真如佛性,应该就不会被魔迷。
许多人都像信者这样,雨天不带伞,一心想着天不下雨,或者下雨了会有别人助我。平时不找到真如自性,想别人度我。自家宝藏不用,专想别人的,岂能称心满意?
我们现实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人了。自己不努力,却总希望别人能无偿帮助自己。总是揪着别人的弱点去打击别人威胁别人。总要求别人必须做到,却对自己放任自流。
如果我们一味迁就这样的人,对孩子而言就是溺爱,无法教育成人。对成年人就是纵容,这样对待对方一定会成为不懂感恩的人。
自伞自度,自性自度,凡事求诸己,禅师不肯借伞,这就是禅师的大慈悲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