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在这33章中,列举了8中行道者的所处的修为境界或意识能量,让人佩服和受教。
~其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一句流行广,耳熟能详。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战胜别人只是体现你的力量,但战胜自己才是真正的强大。最后的敌人不在身外,而是自己。
~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像王阳明所说:我们本自具足,不假外求。思维意识到达这个层面,我们不会为外物所扰、不会为“难得之货”所诱惑。有了心中的蓝图和向往(无),不畏阻力和艰难,锲而不舍的前行,就是有志。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不失其所者久
这句,我感触很深。《大学》中说:“知其所止,止于至善”,这里的“止”,还有孔子所说的“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里面的“矩”。“止”“矩”跟本章中所说的“所”,有异曲同工之妙,我觉得都是相通或类似的,做人要有度、知分寸、做人做事拿捏到“恰到好处”,我们才能长久。
~死而不亡者寿。“死”只是肉身形态的变换,有价值的思想和学说、精神灵魂是不亡的。长久流传。所以老子就在我们身边,道就在我们身边。
~最后,学习道德经,每章每章的学,其中有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能产生共鸣、触动自己,解开迷惑,就是我们最大的收获。就如同白岩松在职业困惑期时,道德经里的“因其无私而成其私”一句话,点拨到了他,让他有了新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