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美食
舌尖上的事儿

舌尖上的事儿

作者: 桑隐Sunny | 来源:发表于2018-12-29 22:08 被阅读33次

我是一个吃货,遇到不开心的事儿吃一顿热乎乎的就能治愈,对于美食这件事情上的执着,被吃货圈认可的人里一定有陈晓卿——舌尖上中国1、2总导演。

我发现,凡是写一手好文章的,字里行间总是潜伏着一个假想敌,或隐或现的。比如,曹雪芹的敌人是男人,金庸的敌人是女人;鲁迅的敌人是他人,托尔斯泰的敌人是他本人,张爱玲的敌人不分男女,只要是她的亲朋好友就行——陈晓卿的敌人,不是人,是城市,人造的城市。

“世界上最极致的口味永远是妈妈的味道。”蔡澜这话的意思,并不是为了推广母乳喂养,他所说“妈妈的味道”其实是专指幼年时母亲烹调带来的某种味觉习惯,习惯一旦形成,便如花岗岩一般顽固,无论你走到哪里也无法改变。

对陈晓卿而言,最美味的永远跟故乡有关。城市里商场中人声鼎沸的美食已无法吸引陈晓卿,最美味的总在钢筋混凝土达不到的乡野田间:家乡的变蛋、奶奶做的西瓜酱……

最近几天回老家和家人一起跨年过元旦,当然总要有美食助攻。寒冬里北方城市颇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烤地瓜。小时候奶奶家还住在没有集体供暖的小区,要自己生炉子,下面有个抽屉专门接住烧下来的炉灰,刚烧下来炉灰的高温是最好的烤地瓜的温床,常常把细细长长的地瓜扔进炉灰里,一段时间后拿出来,拍掉炉灰拨开皮,地瓜就变成了流油香甜的烤地瓜。

后来没有了炉子,最大的期待就是在街边寻找推着炉子卖烤地瓜的,一个长方体形的高体炉子,一排排抽屉拉开就是一串大大小小的烤地瓜,最好吃的就是细长形,如果能看到有部分皮快要剥落的,露出内里泛着油光的,一定要选那一个。

另外一种无法抵抗的诱惑就是:糖葫芦。每到过年,买糖球是必须的,一个个山楂球串成串,裹上带着芝麻的糖浆,在寒冬里凝成透明的糖霜,像一个个水晶球,甜蜜又爽口。后来这项技法有了很多很多的创新,山楂换成了山药豆、草莓、橘子、圣女果……山楂也被剖成两半夹住核仁、糯米、豆沙……甜甜蜜蜜、晶莹剔透的冬天啊!

每次回家必吃也最爱吃的,是妈妈做的红烧鱼,用最肥厚的金鲳,拿刀在两面的鱼背上开几刃入味,葱姜爆炒、老抽、糖、醋、酱油,加水烧……简单的步骤里是妈妈的爱,陈晓卿说,中餐是肌肉记忆,只有多做才能出美味。深以为然。

相关文章

  • 舌尖上的事儿

    我是一个吃货,遇到不开心的事儿吃一顿热乎乎的就能治愈,对于美食这件事情上的执着,被吃货圈认可的人里一定有陈晓卿——...

  • 怀旧是个坑(五)

    那些年,舌尖上的味道…… 许多年过去了,有些人淡忘了,有些事儿记不起来了,可是那些曾留在舌尖上的味道还在,在记忆里...

  • 舌尖上的美食,舌尖上的爱

    有人说,食物是有灵魂的,而赋予食物灵魂的,是做这些食物的人。 记得刚来学校时,我每天都要跟Z君炫耀学校的伙食,每天...

  •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人生

    《舌尖上的中国》系列,说起来渊源颇深。从第一季起,就特别喜欢这部纪录片。到第二季的时候,一边看着,儿子在肚...

  • 舌尖上的美食 舌尖上的淮安(一)

    淮安位于江苏省中北部,江淮平原东部。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层城市。坐落于古淮河与...

  • 舌尖上的美食 舌尖上的淮安(二)

    第一篇文章,介绍了淮安的五种美食,但我自己却让我能感觉的意犹未尽,淮安的美食岂止五种,因此我决定再介绍一些我们淮安...

  • 无情即无味,至味在人间

    知道陈晓卿,还得归功于《舌尖上的中国》,因为他是《舌尖上的中国》的制片人,为了延续舌尖上的那份感...

  • 舌尖上的西安(上)

    作为陕西小吃的“总代表”,我要来夸一夸这个羊肉泡。工艺复杂,烹制精细,肉烂汤浓,营养丰富,暖胃耐饥。馍的嚼劲,秘制...

  • 乡味

    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以后,人们就对自己家乡的美味起了关注。一时间,“舌尖上的四川”“舌尖上的广州”层出...

  • 身为吃货怎能错过这部纪录片?

    央视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映并引起广泛讨论,许多高校学子纷纷开始点评或怀念起“舌尖上的母校”。 “‘舌尖上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舌尖上的事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dwo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