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你我都是被生活教育出来的。从小到大甚至结婚了,大人们每遇事,聊到最后,总会对你来个总结叮咛:
「要上心,要长点心眼呀!」搞得我们出了门,都不太相信任何人说的话啦。
什么叫"长心眼"?
上次买水果,老板说"包甜",你学会掂量一下再掏钱;同事说"这事儿不着急",你听出潜台词是"今天必须搞定"。
姥姥常说:「人长心眼不是学坏,是学会护住心里那点好。」她老人家小学没毕业,但这话我直琢磨了三十年,太对了。
为啥要长点心眼?
你看啊,上周与邻居老李聊:
「中介说"这房子抢手",他当场签合同,后来发现厕所漏水。」难怪他吃亏。
要有点心眼,就得假装闲聊问门卫:「这栋楼入住率怎么样啊?」门卫说:「顶楼好几间空半年了」。
看见没?不是要你算计,是得学会在关键处睁大眼。
这些年,摸爬滚打的心思:
所谓"知识时时要储备",不是让你装逼,是让你少被骗。
去年想报理财课,幸好先查了资料,发现讲师去年还在卖假保健品。现在我看任何广告,先翻三年内的新闻,跟查对象底细一个道理。
观察真得用心,要像老中医望闻问切。
我们办公室主任,谁要请假,他就摸茶杯;摸得快就是不爽快。这比看考勤表好使。
听人说话,要像吃螃蟹,得剥壳呀!
朋友说「我老公最近特忙」,可能是真忙,也可能想诉苦。这时候,递杯茶:「要不要说说?」比直接分析强。
遇到事儿先学农村老大娘,蹲门口抽根烟(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别立即发作。上次客户投诉,我憋到第二天回复,发现是对方自己填错了邮箱。冲动是魔鬼,冷静能省很多麻烦。
每天睡前十分钟,跟放电影似的:今天哪个表情没接住?哪句话接得太急?不是自责,是给明天攒经验值。
遇事"换位思考"最实惠。当妈后突然理解当年班主任为啥总黑脸,45个人吵起来,确实想跳楼。
善良,总要带点锋芒滴!
现在遇见推销的,我说:「兄弟不容易!但我真不需要。」既不断人财路,也不委屈自己。
最后,说句实在的,修炼心眼到最后,是修成菜市场那个最实在的摊主,能一眼看出谁真需要帮忙,也能识破想占便宜的。
但该送葱还是送葱,该较真时绝不含糊。
「长心眼」这功夫得练一辈子。
今天比昨天多看懂个表情,
多识破个套路,都是进步。
至少,下次遇见"包甜"的老板,你会记得挑个最红的,当场切开验验!
这不叫计较,这叫对自己负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