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学习上犯了错误,教师有权力批评教育,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但是老师不是圣人,不可能时时处处明察秋毫,也会有失误的时候,免不了会冤枉学生。那么出现了老师冤枉错怪了学生,老师该怎么弥补呢?有人可能认为,学生嘛,还是孩子,冤枉就冤枉吧,错怪就错怪吧,学生当时可能有点想法,过后就忘了,作为老师何必为此纠结呢?
有一位学生被老师冤枉过后,心情特别不好,甚至说不想上这个课了。当我得知这个事情的时候,内心很是着急,便马上找到了这个孩子:王鑫。
“怎么了王鑫?感觉你今天和平常不太一样啊”我找了个话题同他聊。
“没事啊老李”显然他并不想跟我说这个事情,或许他以为跟我说了也不会有什么用。其实这就是所有被冤枉孩子的通病,他们不愿意跟老师讲,更不愿意同冤枉他的老师讲,只会一个人默默地生气,从而表现为不喜欢这个老师的课。
“看样子你是有事不愿意同老李讲啊,好歹我们也是老乡而且都认识这么多年了,有什么事你还不相信李老师吗?”看他不愿意讲,便打起了感情牌。
“李老师,一会儿的课我不想去上”王鑫总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哦?身体不舒服吗?”我故意问到,其实明知故问,让学生自己说出来才是最好的方法。
“因为上节课老师冤枉了我,然后当着大家的面还批评我”只见王鑫眼睛里有了泪水,但又一直忍着没哭出来,我想他肯定特别的委屈。
“跟李老师说说当时的情况吧”
“那天上课的时候,有人故意搞笑,所以课堂纪律就不好了,结果老师硬是说是我和方锦翼,然后便狠狠地批评了我”他说的很认真,一点儿也不像说假话。
其实在平常的学习当中,王鑫是一个特别活跃的孩子。他也特别喜欢这个老师的课,但今天却因为老师冤枉了他,所以有了不想上课的念头。
“老师冤枉了你,你有跟老师说这个事吗?”
“没有”
“所以说,老师都不知道冤枉了你啊,也许当时你的某种行为让他也产生了误会呢?”我慢慢同他解释着。
“老师冤枉你了那是老师的不对,但你不想上课这种行为更不对,下次决不允许有这样的行为了。”
“好的”王鑫的情绪没有像一开始那样低落了,但还是有点不开心。
“李老师教你一个办法:一会儿下课了你亲自去老师的办公室正式地同老师讲讲这个事好不好?”
“好的,那我一会儿下课了就去”说完就准备跑回教室了。
“等等,你同老师沟通好了之后一定第一时间再跟我讲讲结果啊”
就这样,算是把这个事情解决了一半了,后面的一半就得看那位老师和王鑫自己了。果然,下午时分,王鑫开心地跑到我办公室:老李,老李,老师说自己冤枉我了。
“瞧,我们的学生多么可爱啊,他们想要的也很简单;而我们的这位老师也非常可爱,勇敢地承认了自己的不对。”
实际生活中,我们一些教师往往因矜持而不愿向学生道歉,觉得道歉有违师道尊严,是失面子的事,其实不然。作为一名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这位老师知错能改,坦坦荡荡,不仅没失面子,更体现出教师的风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学生,有错要勇于承认敢于纠正,方为正道。
后记:
教育就是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交往,也应该属于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往。但是不少成年人总不能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个体看待,以至于孩子的各种叛逆行为层出不穷,为此常感苦恼。假如能平等看待孩子的成长,也许就能深层次理解孩子的行为,孩子的教育也许就不会这么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