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呼兰河传1

作者: 力禾 | 来源:发表于2019-12-19 10:14 被阅读0次

从上周开始重读《呼兰河传》,对这部小说的喜欢更深了一层。

为什么喜欢这部小说呢?虽然我的童年与作者的童年的年代相差70年,但我觉得我生活的农村与作者笔下的农村十分相近,作者写的很多东西都让人似曾相识,勾起许多童年的回忆,想起农村老家和村子里的那些事。也许是几十年来中国的农村确实没有多大百变化吧,故而农村保留了很多中国人独有的传统。

呼兰河传中最有意思的一个部分就是写大街上的水坑。那个水坑里发生那么多的故事,救马、淹死鸡鸭,还牵扯吃瘟猪肉,是很搞笑的一段。

记得小时候我家的房后的大街上也有一段路由于低洼而爱积水,夏天一到就变成水坑。水坑是降雨量的指示器,大雨过后,我们就出门看这个水坑有多大了。如果水面宽阔就说明雨下的大,大人小孩对着水坑发一通感叹:“这雨下得不小啊”。如果水坑很小,他们就说:“这雨下得真不解渴,地里的玉米还得浇水。”

一场大雨过后,整个夏天水坑都别想再干涸了。太阳一晒,水坑就成了臭泥坑,成为蚊虫的孳生地。由于水坑处于全村的交通要道,骡子车、三轮车在水坑里轧过来轧过去,把泥巴搅上来,水坑就越来越深。

秋收时节,坑里的水还是没干,这下可辛苦了运粮、运秸秆的人们,因为载重,就经常有马车或者排子车陷到里面。如果有车陷进坑里不能动弹,都是左邻右舍的乡亲们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几个人一推一拉,车就出来了。

车子陷进泥坑里是坏事,但坏事也能变成好事。比如,某家与另一家吵过架,互相骂过,几年不相往来,甚至成为仇家。有一天,这一家的排子车陷在了泥坑里,仇家的人正好在泥坑附近,在众人帮人帮忙推车时,仇家也会二话不说,挽起裤管下坑推车了。等车上来了,拉车人与仇家也就和解了。

街里的这个水坑存在了好多年,给村民造成这么多不方便,为什么村委会没有组织填平呢?这还是跟穷有关系吧,村委会组织力量不够,也有村民的集体意识差的原因。直到2000年后修了水泥路,这个水坑才彻底消失,再也不没有坑边看水,再也不用帮忙推车了。

相关文章

  • 重读呼兰河传1

    从上周开始重读《呼兰河传》,对这部小说的喜欢更深了一层。 为什么喜欢这部小说呢?虽然我的童年与作者的童年的年代相差...

  • 重读《呼兰河传》

    多年辗转,才发现,那个小城始终在心里的某个角落。 那里有“苦”,众生皆苦。呼兰河的民风是纯朴的,可这儿的生活单调乏...

  • 你,何时回故乡?

    今日重读民国才女萧红的《呼兰河传》,呼兰河的风土人情像极了我的故乡,勾起了我许多儿时的记忆。 何时回...

  • 重读《呼兰河传》有感

    第一章·第一节 比起第一次浅浅地阅读,这一次读又更有体会了。 我感受到了村民的自私、闭塞、愚昧无知、自欺欺人。同样...

  • 读书笔记

    1.《呼兰河传》萧红

  •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读后感 买这本《呼兰河...

  •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

  • 2019.4.1

    《呼兰河传》 ...

  •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第1章读后感 五年级 王梓桐 今天我读了呼兰河传第1章,第1章主要讲...

  • 《呼兰河传》读后感

    (呼兰河传1~53页读后感 ) 五年级 李卓颖 《呼兰河传》是我国著名现代作家——萧红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呼兰河传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egd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