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时不愿种地,正好赶上搞开发土地被征用,每年的口粮换成每人一年四袋面粉,每个月九号预订要多少,十五六号到村委门口去领。
当时取悦了我们这代七零后,庄稼活太累人了。想想地里收取的麦子花生,去了人工花费,所剩无几,只赚取了油料吃。
自家没地帮着父母播种收割,这是完全两码事,这样一来,所用的花生油和其它粗粮,父母就要继续供给。我也是拿的脸不红心不跳。相信现在多数下一代也是如此心情——理所当然。
近段日子,读了几本书,想事也多了,考虑问题逐渐上档次。
农村人失去了土地,打工单位又不给入保险,等有了强制给职工入保险的规定时,七零后的人又过了岗。
越活越焦虑,生病倒下的多是六零后、七零后。吓得我赶紧找做保险的亲戚做参考,给全家入了一份商业险。
有了一份保险做保障,担心和焦虑虽说少了,可是现实生活告诉我,农村人失去土地,等于没了依靠。
可惜很多人不愿跟土地亲近,宁愿每日给老板打工挣那几个辛苦钱,也不愿意把汗水散播在泥土里,收取上天的恩赐。
不知怎的,突然想起OM工业发达时的圈地驱赶行为,把人驱赶进一个牢笼里为少数人辛勤劳作换取可怜的生存金银。
好逸恶劳让我们付出了宝贵的东西换取廉价的物质,而且还乐此不倦地前仆后继。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每日机械重复廉价劳动力为别人创造价值,细想太恐惧了。
回头看见真的庄稼人又是一脸不屑,真不知道这不屑的表情是如何有底气做出来的!
老人有句话“刚扔了要饭棍,就打要饭的”说的就是这样的人吧。
泥土的芬芳被连日的雨水冲走,看着泡在水里的花生玉米,一些早熟的即便收获在家,也开始发霉生出芽来,看来无论科学技术如何发达,吃多少粮食还是老天说了算,人力终是斗不过它的。
没有土地的打工者暗自高兴:看,种地多辛苦,不如打工来得轻松。
写下此文的作者,心里也是如此想的。
现实的多样选择,使人性里的懒散得到无限扩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