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2025年10月31日梅州日报
“秋天麦子熟了?”王校长把本该发工作群的这句话,不小心发到了业主群里,没想到却是一语激起三尺浪。
刚进群不久的李大妈看见了这句话,立马出来怼他。她儿子上个月才把她从农村接到深圳生活。她以自己在农村几十年的生活经验言之凿凿地说道:
“哟,还没有听说过麦子是秋天熟的哩。”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麦子秋天熟了有什么问题吗?”一个九零后宝妈反驳道。
“麦子不可能秋天熟的。俺种了几十年麦子,还能不知道麦子啥时候熟?秋天是种麦子的季节,不是收麦子的季节,你们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吗?”李大妈在村子里就是出了名的得理不饶人,这会儿看见有人搭话,便手脚并用地打出一大串文字来回怼对方。
当然九零后妈妈也不是省油的灯,她快速地去翻找出儿子二年级的语文课本,她清楚地记得去年她在旁边辅导儿子功课时,语文课本里就是这么写的:秋天来了,麦子熟了。这不是说明麦子是秋天成熟的吗?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她,虽然没有见过麦子的生长过程,但她相信课本是绝对不会有问题的。当她找出儿子二年级的语文课本时,又快速地把那段话拍照发到了业主群里去怼她道:“你看,你看!课本上都是这样写的,难道还会有错不成?”
李大妈一看,确实课本也这样写的,就更来气了。这会儿她没有打字,而是采用语音输入,一下子就输入了一长串的话:
“哎哟喂!这不是在误导孩子吗?这肯定是哪个狗屁不通的人写的文章。还有编排课本的人也是一个狗屁不通的人。写农村就要懂农村,写城市就要懂城市……写各行各业就要去了解那个行业,总不能闭门造车瞎编吧?”
九零后宝妈觉得这个人说话有点冲,就想着要反驳几句让她知难而退。正是刀尖对上麦芒,很快地,她俩你一句我一句地发起了语音对吵了起来。
群里很多人心里都在暗想:天啊!今天究竟是咋回事啊?不就很平常的一句话吗?咋就这样上纲上线了哩?要知道他们所在的这个小区是深圳最高档的楼盘,业主们全是各行各业的精英,最怕惹事,正常情况下群里都是静默无声的,即使有人发的东西再看不过眼,大家都会当没有看见默不作声的。
自丢出那句话以后,王校长就把手机放办公室进班听课去了。因为这个群除了发一些重要的内容以外,很少有人说话打扰邻居,故而王校长就没把这个群调至“不打扰模式”。结果等他下课回到办公室刚坐下,就听到手机叮叮叮一直在提醒收到信息。打开一看,业主群里几百条的信息,爬楼才知道居然是自己误发信息而起。
王校长一看这架势,吓坏了。赶紧出来道歉,并顺手又把那句话丢到教师群里。
“不好意思,不好意思,不小心发错群了,请见谅哈!”
李大妈一看是错发信息的王校长出来了。又听说他是校长,一副智者不与愚者论长短的口吻对九零后宝妈说了最后一句话,便不再理会她。转而追问王校长道:
“听说您是校长,您来说说,麦子是秋天熟的吗?”
“嗯!您是对的!麦子通常不是在秋天成熟,而是在夏季成熟,具体取决于小麦类型和种植地区;冬小麦和春小麦的成熟期主要集中在5月至8月。例外也有,比如春小麦晚熟品种或特定气候区(如高海拔地区)可能延迟至夏末秋初(8-9月)成熟……”
“人都有知识盲区,但不能误导孩子。”李大妈看到小王校长肯定了自己,加上不好意思强占公共资源那么久,说了这句忠告话,便赶紧从群聊里撤了出来。
其实小王校长没有在农村生活过,他也不是很清楚麦子究竟是在什么时候成熟的,当然答案是“度娘”告诉他的。之所以有那句话,这也是前几天有一个学生家长看到了那段文字后,建议说:“书本上说的不一定是对的,强烈要求学校给学生放春、秋假,让老师带着孩子们到农村去寻找真相。”小王校长从度娘那知道答案后,还在纠结该如何处置此事呢!
工作群里的那句话,犹如石沉大海,半天没有一点回声。
“对!人人都有知识盲区,老师也不例外。”
这会儿,小王校长没等教育局同意便发出了通知:11月份放秋假4天,让学生跟着课本去旅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