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申明,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原来现在网络流行语所说的“空心人”是涉及一个人“志气”培养的问题。
嘿嘿,听了关于“志气”的一个小视频后,忽然想起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小时候非常羡慕某人说某个人太有福气这样的话,心想,如果说的这个有福之人是我就好了。然而,待长大或待有一定人生阅历后才发现,一个人有没有福气不是小时候想的那么回事。
也许咋一听,感觉话题有些被我扯远了,怎么谈“志气”扯到“福气”上了。其实完全没有扯远掉。一个是否有志气的人与想不想着做一个有福气的人存在很大的关联。
可以这样试想一下,一个有志气的人他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做事,如何把事情做好,而不是想着自己如何有福气,去坐享别人的福。其实小时候听着那样的话觉得特别羡慕,就是想着一个人可以不劳而获,想着天上会掉馅饼,想着无需自己劳动就会有丰富的物质条件,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这样的日子,对于一个不讲志气,喜欢坐享其成的人来说,真是想想都觉得美呀!通过两者对比不难发现,其实想着做个有福气的人与想着做个立志的人是相违背的。前者是想着做个不劳而获,有他人资助的人,而后者呢想得更多的是立足于自己来做事,在有条件的情况如何给予别人更多的帮助。
今天听了视频中讲要培养孩子“大气、志气、胆气”时讲到,别让孩子成为“空心人”。何为“空心人”呢?这里指的“空心人”便是是指不立志的人,指具备“四无”条件的人。即“无目标、无意义、无兴趣、无价值。”视频中谈到如果一个孩子具备了“四无”中的两者,那么就基本可说是无志之人了。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出现这“四无”到底有哪些危害?
“无目标”。当一个人做什么事都觉得不想做,提不起兴趣,那么多是因为没有为自己设定具体的奋斗目标。一个人当没有目标时就不会有动力、有压力。不难想象,一个没有动力、没有压力的人是完全不讲责任的,是很难主动去奋斗的。
“无意义”。就是觉得做什么事都没有意义,觉得无论什么事都是可做可不做的。
“无兴趣”。就是什么兴趣爱好也没有,当你问他喜欢什么时,他可能会说什么都不喜欢。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什么事都不想做,当务之急便是要让他们找一件能接受、能做的事,让他们马上行动起来,然后再慢慢去找更加适合的事。
“无价值”。就是会觉得活着什么价值都不存在,这是很可怕的。个人觉得出现这一情况多是因为不做事所导致的。凡是做事的人很少会觉得自己活着什么价值都没有。如果出现活着无价值的情况,一般应让他们把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来,产生个体存在的价值感;其次要让个体融入集体或社会中,通过不断的与人合作,创造价值。
感悟:家长应该给孩子贯输一种多做事、多付出的思想,而不是教孩子如何偷奸耍滑,如何占他人小便宜。人都是这样,只要一做事“空心人”的许多问题就会得以解决。
……——……——……——……——
(阅读后,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