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学院 刘大燕 25小教理
2025404045
当我再一次乘坐这辆载着我离开家的汽车,看着眼前的景象一幕幕闪过,那些熟悉的建筑、树木如同被快进的电影画面,飞速向后退去。恍惚间觉得岁月是那般的无情,它像个技艺精湛却冷酷的雕塑家,一点点凿去我身上的鲜活,摧残得自己只剩下一副空荡荡的皮囊,任由其在风里摇摆,机械麻木地走着。每一次呼吸都像是带着铁锈的味道,沉重而滞涩。车轮碾过的车辙印,在路面上蜿蜒成无人问津的诗行,那些诗句里有我对故土的眷恋,有对未来的惶惑,自己曾无数次与它擦肩而过,早该想到有一日它会带着自己离开这片故土,可真到了这一天,心底那根名为“不舍”的弦还是被狠狠拨动,发出嗡嗡的鸣响。
清晨五点,浓稠的夜色尚未完全褪去,轰轰的引擎声便撕破黎明的薄纱,路上零星几辆车在马路上飞驰,车灯如流星般划过黑暗。我将自己绑在夸父的腰上,企图挣脱时间的束缚,可时间的缰绳却牢牢攥在命运手中,任我如何奋力奔跑,都逃不出它的掌心。揉开惺忪的睡眼,眼角的湿润还未完全干涸,在掩饰的哭泣声中踏上远去的路程,行李箱与在侧车厢摇晃的细碎声响,“咕噜、咕噜”,像是在低声呜咽,惊飞了枝头打盹的麻雀,它们慌乱地扑腾着翅膀,消失在灰蒙蒙的天际,就像我那些再也回不去的往昔。这条走过了23年的路,每一寸柏油都浸润着我的足迹,却从未想过,这些年它究竟在城市的脉络里穿行过多少回,送来了又送走了多少人,而如今,我也成了这离别大军中的一员。
无数个清晨与黄昏,它碾过石板路、柏油路、泥泞小路的声响,在脑海中不断浮现,那声音时而清脆,时而沉闷,时而黏腻,像一曲循环播放的怀旧乐章。记忆被墨色渲染,那些深沉的黑是成长路上的迷茫与挣扎,而点滴彩色的部位是童年时欢乐的时光。那是在石板路上和小伙伴们玩弹珠的专注,是夏日柏油路上舔着冰棍的清凉,是雨后泥泞小路上追逐青蛙的畅快,每一个瞬间都闪耀着温暖的光,可当我想要细细品味时,它们却如泡沫般破碎在现实的空气中。
童年也不全是彩色的纸张,墨色部分是垫脚仰望广东的糖果时,那渴望到近乎发烫的眼神;是一次又一次徘徊在门口,假装不经意地看着父母来接自己的方向,从日出等到日落,心里的期待一点点冷却成失望的过程;是一次又一次用懂事换来居住认同权,在“你真乖”的称赞声中,把自己的小脾气和小任性偷偷藏进抽屉深处的无奈;是一次又一次没有属于自己空间时,躲在厕所默默流泪的场景,冰冷的瓷砖贴着后背,只有自己的哭声在狭小空间里回荡……这些墨色的片段,像一颗颗细小的沙粒,揉进我成长的年轮里,不显眼,却在某个不经意的触碰下,硌得我心头生疼。
车子缓缓启动,车轮碾过熟悉的街巷,每一道颠簸都像是在叩击记忆的门环,“砰砰、砰砰”,那些被我刻意忽略的岁月,那些被我强行尘封的画面,愈发地在记忆里清晰起来。痛苦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像藤蔓一样,在心底疯狂滋生,使自己变得更加敏感,别人一个无意的眼神,一句轻微的叹息,都能在我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此刻,阳光透过斑驳的车窗,在我裙子上投下晃动的光斑,明明灭灭,像跳动的希望火种,还好,阳光终于来到了我的身上,驱散了些许心底的寒意,让我明白,即便身处离别与迷茫的漩涡,也总有光亮照进生活的缝隙。
生活的褶皱里藏着刻意掩埋的脆弱与坚强,在看不见的角落,默默丈量着岁月的长度。深深浅浅的车辙,早已在不经意间,刻进了我生命的年轮,年轮一圈又一圈,离离开的日子也不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