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小学校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中小学校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作者: 罗春发 | 来源:发表于2023-01-19 23:54 被阅读0次

    学校教科研在为学校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同时,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引起大家的关注。例如,有些学校的教育科研活动由于其指导思想及实施步骤存在偏差,正逐渐走向没落,成为学校运行中的“鸡肋”。如果不及时走出这种状态,那么“科研兴校”将成为一句实打实的空话。

      不可否定,学校教科研从过去到现在,确实有了很大的进步,对学校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在现行之中也存在一系列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课题无问题。课题与问题的关系,应该说是较为明了的。先有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经过“事实”、“应该”、“可能”、“可行”等深度思考而形成研究课题。遗憾的是,很多人课题立项了,但自己还是不知道该课题研究的是什么?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洋洋洒洒的文献分析、结构几近完美的报告,最终要说明什么?经过研究,把问题解决到了什么程度?自已不知所云,他人更不清楚。

      二.有定性无定量。当下很多人的研究,看不出具体做了什么?有那些事实依据?整个过程没有实验,没有统计测量,没有调查,全是作者自己说了算,取得了如何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在研究中如果定性与定量能够融合在一起使用,或许更有说服力。

      三.有叙事无提炼。不可否定,教育叙事是一种非常好的教育研究方法和表现形式,因为它简单,容易写,受到广大教师的喜爱。但现实中正面临新的问题,例如教育叙事太多,教育教学经验和智慧没有跟着提升,各种教育叙事没有带来教育理性的思考,叙事仅仅是叙事而已。而且各教师写的教育叙事越来越相似,甚至有时就连题目也越来越相像。

      四.有行动无研究。很多教师写的报告中都会说到,自己应用了行动研究法。但在实际中,很多学校和教师认为,行动研究只要行动不要研究,研究正在被行动所取代,有行动无研究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例如有的方案设计,只有工作背景、工作流程、工作覆盖范围,但就是看不到研究的踪影;有的实施中,只有工作组织与协调,人员调配与管理、制度建设与落实,就是没有研究的角色;有的研究成果中,只有工作成效分析,工作经验积累、工作状态改善,就是没有研究的价值。

      五.有研究无成果。当下很多学校也搞了一大堆的的研究,这庞大的研究数量与实际解决问题的情况,并不完全相对称。更多的是经费投入了,相片也拍了,美篇或公众号等宣传媒介也宣传了,但成果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更多的教育研究还处在“熟料花”的状态。也就是说,教育研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并没有真正解决学校存在的疑难杂症,更没有带来学校面貌的改进和教师教育行为的改变。如果这种情况一直发展下去而得不到改善,导致的结果是大家研究积极性降低,对研究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甚至是排斥,这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六.有成果无转化。“一个师傅一个样,下个师傅来个样”,新人不认旧账,这种现象在学校中也是存在的。一个校长一个办学思路,一旦换了校长,就会改弦更张,重新引领全体教职工选择新的研究,以实现其教育主张,作为自己在任期间的“政绩”研究项目,原来有的研究成果也只能是文字性的成果了。学校研究成果转化难,现在成了不少学校面临的问题,如果无法将成果应用到实际教育教学,那么这种研究成果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价值。

     以上仅是笔者对学校教科研的初浅分析,下一篇将介绍如何有序的开展学校研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小学校教育研究的现状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fzq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