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看《清明上河图密码》,绝对没有资格评价它。即便一口气看完五册,我也不敢说我能全方位的评价这套书。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种《清明上河图密码》。我眼中的《清明上河图密码》,是作者受张择端的画卷启发,生发出的灵感,成就的长篇大作,值得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探索。
在第1至4部的故事中,作者笔下先后出现了几百号人物,涉及到四个行业的佼佼者“某绝”,均讲述了一个由“某绝”破案的故事,《清明上河图密码5》也不例外。
这个故事从一大群人阴差阳错,悄悄咪咪不约而同地谋杀一个孩子开始。实际上,这个聪明得不像话的孩子不过是跟陆青合起来唱了一出戏,不仅仅为了测试人心,更为了陆青想要利用这个计策告诫一个重要的人。
人有欲望,也有贪念。看得明白的是欲望,看不明白的是人心。人心太善变,有时候即使原本心存善念,却会在欲望达到临界值时变成满满的恶意。如果不能用正念对抗欲望,这欲望带来的恶意便会凝出实体迫害别人。
小说中,当王小槐父亲暴亡之后,他变成孤儿,什么样的亲戚都想从他身上揩油。没办法,他父亲给他留下了太多遗产,太令人眼红了。
无论是富亲戚、穷亲戚,都想跟他扯点儿继承关系;无论是少年人、老年人,都想把他视为发财的跳板,想从他身上获得泼天财富。
于是,那些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亲戚们,不约而同地使出各种鬼魅伎俩,就为了继承王小槐的遗产。
当我不知道后续剧情,不知道王小槐死亡真相的时候,还真是为王小槐的处境捏一把汗。尽管,他经常刻薄任性、不留口德,可你若是留心,便会发现他之所以咄咄逼人,不过是一个孩子武装自己的武器——让自己不至于被坑、被冤、被迫害的武器。
而陆青,作为善于观察人心的相绝,则注意到了人们内心秘密,利用他们的恐惧,为达成自己更为“崇高”的目标设了一个完美无缺的计谋。于是,有了书中记载的这个神奇的,令人读来欲罢不能的故事。
如果,你觉得这本书太厚并望而却步,那们不妨给考虑一下我的阅读建议:你可以选择先看本书的尾声。
在尾声这一章中,陆青的思绪和内心活动,会告诉读者,“王伦”死后陆青是如何跟王小槐合作导演这场戏的,利用的是王小槐周遭村民的贪婪,告诫的是远在朝堂“酷吏”。(也许使用“酷吏”这个词欠妥,等我找到合适的词,就把它换掉。)
当你弄明白这场戏出现的根源,你就会想跟着作者的脚步,去探索《清明上河图密码5》中隐藏着的秘密了。
很可惜,《清明上河图密码》到此依然没有完结。我们的作者给惊心描述了一个惊天大阴谋,它已经在前五部作品露出了马脚,并且拼凑出了可能,就等着几位“绝”在下一部小说中揭开真相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