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的亲生母亲周凤出生在一个贫穷家庭,自幼被卖到大地主家当卑女,后背澎湃的父亲彭辛纳为妾,本来是地位低下,周凤却凭着勤劳和聪慧赢得了妯娌、亲戚和邻居的喜爱和尊重。1921年澎湃从日本回到家乡发动农民运动,周凤对儿子的这一举动不仅没有表示反对,还把微博的积蓄和首饰全部拿出来捐给刚刚成立的农会做经费。更为可贵的是在残酷的革命年代中共老人把他的亲人一个个送上。战场海陆风苏维埃成全失败后,反动派进行了疯狂的反扑,彭佳遭到了常规的镇压和屠戮在1928年。到1933年短短的几年间,周峰老人先后失去了二儿子彭达53儿子彭汉环是儿子澎湃妻儿子彭素和四儿媳蔡淑萍、许斌以及长孙彭陆共7位骨肉至亲。
1930年9月,邹凤老人在掩护革命同志时,被敌人发现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坚贞不屈,保持着崇高的革命气节。后来就是在党组织和进步人士的努力研究一下才获释出来的救亡运动,风起云涌,升级香港的周峰。老人依然把在香港的5个孙儿,彭科,彭朝,彭四路,彭红,彭锡明和一个在中国内地的孙女,送进了东江纵队,跟曾生司令参加抗日战争。
澎湃离不开母亲的支持,这位伟大的母亲寿命很长,当时跟我妈妈的姥姥是在同一个养老院,共产党很尊重她,一直活到90多岁。
每次回到海丰,都尽可能过来彭湃烈士故居看一看。景仰之余,在想,这种伟大的情操是从何而来?海丰首富的儿子大公无私,自愿自觉地,倾囊而出,分田地,如此伟大的情操是怎么炼成的?
彭湃故居这里既缅怀先烈,也缅怀我姥姥,同时也怀念我的妈妈。当时澎湃故居是作为养老院,养的这些烈士的妈妈们,我姥姥(政府将我妈妈买了,送给这位姥姥做养孙)也是其中一位,我妈在养老院里当服务员,生前多次提起茉莉花,养老院里的茉莉很香,我来了,没看到茉莉花,有很多桂花。
我姥姥的独子1921年牺牲在赤坑沙港的革命战争中,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刚成立,现在沙港的烈士墓还有他的碑,牺牲时他十七八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