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现实生活中,人数有限的聚会,向熟人介绍陌生人时,我们总要加上职务、职称,甚至取得的代表性成就。如果那个单位尽人皆知,自然能为员工增光添彩。譬如,在淮安介绍某人,淮阴师范学院教授,听者秒懂。
如介绍这是著名作家,在场者根本没读过他写的作品,是比较尴尬的事。不过,至少他写过一些作品,或者出版过一些作品,他们具有同一特点:读者较少。大家虽不了解,也会附和,赞叹,以示礼貌。
人活一辈子,介绍的时候,能不能提炼出几个关键词,让陌生人一瞬间就了解你?有点难。有些人的简介可以写几百字乃至上千字,说明其代表性作品没有。
网络让陌生人交往更加便捷,不用人介绍。我在简书、顶端新闻平台每天坚持更新文章,少则有上千人观看,多则上万人阅读,没有什么熟人,居然吸引了很多人关注。说明陌生人,更容易关注我的作品。
我的作品希望被人阅读吗?当然希望。希望阅读就理解吗?当然希望。理解后是接受还是嗤之以鼻?当然希望被接受。往往阅读后的评价就像聚会上被朋友介绍给陌生人一样,对方格式化的回答是:“久仰,久仰。”那么,人们对我的文章是否类似的评价:“不错,不错。”我希望看到真实的评价,批评也好,赞美也罢,都是对我的关心,因为我们不熟悉,不认识,他们的看法,不会像电影《你伤害了我》,丈夫为了夫妻感情,违心地赞美妻子的作品。我更多希望陌生人客观的评价,而不是带有熟人的恭维。
我的微信好友,大部分都是做了40年的同事,在庭院深深的校园里,蓊郁的树木吐出不息芬芳,操场、教学楼、图书馆散发出岁月的沉香。我和他们说说笑笑,相互倾诉衷肠,在同一个食堂吃着相同的饭菜,喝着同一根自来水管里的水。我总觉得,老同事们如此亲密相处,身体的体温也会像空气一样相互传递,甚至改变着彼此的容颜。他们读我的作品,评价多带有很多褒奖。
人都渴望被人理解,认识,接纳,欣赏。当然也有些人则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不喜欢被别人打扰。生活是多彩的,人也是多样的。
这些年我坚持创作千字散文,总有人劝我转写长篇小说,认为那才是文学正道,才有机会成名获利。但我不为所动。我为何非要追求所谓的“正道”呢?我很喜欢目前的写作状态。我写作的初衷就是表达我眼中的世界和内心的感受,贴近自己的生活,安安心心记录自己的日常,这不好吗?!
未来的我,还会坚持写千字散文,记录我的日常交往。衷心盼望别人在我人生的收尾介绍我的时候,会用这样的话来概括:坚持每天写作一千字,写出了同类人没有写出的日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