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郑爽在她的直播首秀上翻车了,有网友说这根本不是“翻车”,简直是“烧车”。
直播当晚,我们看到郑爽一直在怼两位主播,她说自己本来就不喜欢他们过来,称不喜欢这样的带货节奏,甚至说道:“业绩好不好跟我有什么关系。”最后把两位主播都吓跑了。
事后,其中一位男主播回应道:
“这本来就是一场商业直播,我相信她是知道的,30几样产品促销点,如果没有按时、准确地说完促销点,客户会怎么想?这时候主持人不帮忙多说点,难道看着团队赔钱吗?”
也许是第一次直播,也许是被现场喧宾夺主的两位主播刺激到,这次翻车事故虽然在意外之外,但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因为在之前的一次综艺节目上,何老师问郑爽:“作为演员,你有觉得特别艰辛的时候吗?”郑爽的回应是:“我就想说我不拍了”,
后来郭敬明问她:“那如果导演真的说,小爽我们这场戏得拍,那怎么办?”郑爽的回答更是让人无语,她说:“那就哭啊!”
有人说郑爽是真性情,但作为一个演员,自己的本职工作都如此随意,何况是做主播。
可见,郑爽真正的问题,在于她不够职业化。
01. 什么是职业化?
关于职业化,刘润老师说:“优秀的人在与他人协作时,都有着良好的协作界面,他们可以很容易地跟任何人产生协作,这就是职业化。”
在我看来,所谓的职业化,就是在特定场景下进入特定角色,并与他人友好协作。
职业化的能力和演员颇为类似,放到工作中,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中蓝盈莹所说的:要干一行,像一行。
一样是直播带货,和郑爽一样同为演员的刘涛,在第一次直播的时候就表现得非常职业化。
虽然她在节目中也发飙,怼工作人员,但她的初衷就是为了把产品介绍清楚,照顾好品牌方的利益,不仅如此,在达到预设目标的时候,也兑现了她对观众的承诺,现场表演倒立,这就是职业化的表现。
职场中,一些为人处事的细节,也彰显着你的职业化程度,比如以下这三个问题,大家的第一反应会是怎样的呢?
①情景一:老板开车,带你一起去参加一个活动,你觉得你要坐哪个位置?
正确答案:你应该坐在副驾上,如果你直接坐到后座上,那就显得老板是你的司机。
②情景二:老板和你们一群人一起外出聚餐,你觉得老板应该坐在哪个位置?
正确答案:老板应该坐在正面向着门口的位置,贵为上座。
③情景三:你是一个男生,遇到要和女客户一起合影,你该怎么做?
正确答案:拍照的时候,头稍微向前伸,这样拍照出来的效果,就会显得客户的脸比较小。
一个人的职业化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后天不断练习而逐步形成的,职业化,是每个人职业生涯中最基本的教养。
02.职业化有什么用?
了解了什么是职业化,这对我们有什么用呢?别着急,我先和你讲讲罗振宇的故事。
罗振宇说,有一次他去一家银行办事,因为业务比较复杂,银行柜台的经理前前后后帮他办了一个多小时,整个过程中他一丝不苟,非常耐心认真,一句多余的话都没有。
一个月后,罗振宇和那位柜台经理在超市相遇了,原来这个柜台经理也是罗振宇节目的听众,现场对方还聊到很多关于节目的感想。
罗振宇很好奇,就问:“那天在银行你咋不说认识我呢?”对方答道:“那个时候,你是客户,我在工作,在那个场合,我不宜谈和业务无关的任何话。”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举动,给罗振宇的感觉是,对方很专业。
所以,做到职业化,就可以彰显你的专业,你才能称得上是专家。在《专业主义》一书中,大前研一对专家做了以下的定义:
“专家要控制感情,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伦理观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永不厌倦的好奇心和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
因为职业化,所以显得专业,这就是职业化的好处。
03 如何做到职业化?
想做到职业化,必须拥有这三方面的能力
①快速进入角色的能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色:
在家里,你是你母亲的儿子(女儿),你是你太太的老公(太太),你是你孩子的父亲(母亲)。在公司中,你是你老板的员工,是你下属的上司。
职业化要求你能快速识别自己当下的核心角色,并进入到角色中去。
假设有一天,你和家人吵架,然后你带着郁闷心情来到公司上班,这一天,你对客户不理不睬,甚至把脾气发到客户身上,这就是没有进入到自己工作角色中。
就像郑爽的直播一样的,既然选择做带货主播,那就要快速进入到主播的角色中去,为商家负责,把产品介绍清楚,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情绪来。
每个人都是“演员”,必须训练自己快速进入角色的能力,并且用心演绎好自己当下的角色,这就是职业化。
②换位思考的能力
所谓换位思考,就是凡事都能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我们就拿职场中的微信沟通来举例,和大家讲讲什么叫换位思考。
现在微信已经成为大家工作中最基本的沟通工具,但是很多人在职场中的使用方式却显得非常不职业化,我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比如和老板微信沟通,很多人喜欢用语音来回复,如果你懂得换位思考,你会这么想:
老板的时间宝贵,我如果语音,老板需要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听,但如果我用文字回复,老板只需要看一眼就可以了,这就节省了老板的时间。
所以,工作中和老板的微信沟通就尽量避免用语音回复,而应该用文字的方式回复,这样也方便老板后期进行搜索查询。
除了聊天,微信的文件发送也能看出一个人是否有换位思考的能力。
工作中,很多人会帮老板做PPT,但经常做完之后就直接微信发过去了,你要知道PPT直接在微信打开经常会出现格式错乱的情况,但如果下载到电脑中就不会有这个问题,
你如果贸贸然就直接微信发过去,搞不好,老板还会以为你工作态度有问题。
正确的做法是,发一份PPT的同时,再发一份PDF(PDF格式不会出现格式问题),这样老板可以在微信中直接查看PDF的版本,然后可以在电脑中下载PPT的版本,这就叫做换位思考。
懂得换位思考,就是职业化的体现。
③赢得信任的能力
职场中,想要赢得别人的信任,要做到两点:
时间上守时
对一个人信任,我们通常可以从对方的“守时情况”作出初步的判断,一个上班经常迟到人,通常会给别人留下做事不可靠的印象。
刘润老师曾经讲过他小时候的一个例子,他说有一次他早上晚起了,为了不迟到,不吃早餐就去上学了,结果上体育课的时候,昏倒在了操场上,醒来时已经躺在办公室的椅子上。
职场中,职位越高的人对时间的要求越严格,商业大佬更是惜时如命。有一次某央视主持人采访王健林,结果迟到了3分钟,王健林当着她的面坐车离去
可见,不迟到这件事是多么重要,别人对你信任就是在一次次的守时中慢慢建立起来的。
要做到不迟到,就要凡是给自己预留出弹性时间。
比如你和别人约好了9:00见面,那你可以提前20分钟,按照8:40这个时间来规划你的出门时间。
不迟到,代表你尊重别人的时间。
事事有回应
想要赢得别人的信任,仅仅做到守时还不够,在做事上你还必须做到“事事有回应”。
职场中,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现象,老板给你安排了一个任务,然后不管不问,三个月过去了,突然问起你,你支支吾吾地说:“我看你也一直没问,我以为不重要,所以还没开始做”,老板现场无语。
其实,对于老板交代的任何一项任务,即使你的老板没有要求,你都要定期向老板汇报工作进度,这就叫做事事有回应。
职场的工作任务通常只有三种情况,要么完成,要么进行中,要么放弃。
而汇报意义在于让老板能随时把控进度,让老板随时能做出判断——继续还是放弃。
职业化的人,都是有时间观念的人,都是做事有始有终的人。
写在最后
职业化能彰显你的专业,因此我们必须训练好自己的这三方面的能力:
①快速进入角色的能力
②换位思考的能力
③赢得信任的能力
做到以上三点,你就拥有了与他人进行友好协作的基础。
我是@飞翔的海马,80后知识猎人,专注个人知识管理与效能提升。欢迎关注我,陪你持续学习,解锁人生新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