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我学中医的经历(八)

我学中医的经历(八)

作者: 玉堂中医 | 来源:发表于2017-08-21 15:08 被阅读38次

时间转眼到了大四,一看半年后就要实习了,于是就把重心放到了临床书籍上面。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图书馆的医书,百分之一十我都看过,看了后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后世的医书基本都是在传授经验,很少有理论指导。而有理论指导的医书,常常又有一些不靠谱的地方,且医书的理论很多又是相互矛盾的。

比如中风、中脏腑这种命名,是在很多医书上都有。但是在陈士铎的医书中,对此是批评态度的。认为中风、中脏腑这种命名本身就不对,而且辩证分析也有问题。

又如《温病条辨》这本书,很多人都奉为经典,但是偏偏有一些中医大家又毫不留情的批判,说里面地方有待商讨。

就好比现在在医院里,一个病人请很多中医会诊,你让病人听谁的?

因此到了后期,很多医家直接回避了这个问题,直接定性为疗效才是硬道理(暗含的意思是只要你把病治好了,理论随便你吹)。这就造就了很多中医学子,也包括我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进入了迷茫期。

而真正的解决办法是,你内心要清楚病人吃下药以后会发生什么反应、多少时间内会好转,而且结果要能够应证,这种可以算是理论到位了。

如一个腹痛的人来找你,你四诊结束开药后,内心很清晰的知道病人吃下药以后会有什么反应(如拉肚子、肚子暖和了等等)、在什么时间段能够好转等预后情况,如15分钟后、半个小时后、一个小时后、三个小时后、一天后等等。如果验证正确,就是理论到位了。

在医书中,比较简单而又复杂的还是《伤寒论》,简单在于只要你能背下来,直接套上去用久可以。复杂在于里面的道理太难搞懂了,光注解就有不下上百家。而我当初是怎么学习的?

我学《伤寒论》的方法主要分几步:

1、把《伤寒论》当小说看,每天看几页原文,若有时间每天浏览一遍也可以,看完就忘。需要坚持三个月及其以上。(这个方法是跟《庄子》学的,里面有一篇叫混沌术的修持方法,原文是:“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

2、读了三个月以后,就要对自己评估,也就是你得先认识自己的思维方式,然后选择与你契合的医家:

比如你是一个不爱动脑子,只想追求疗效,那就读一些方证对应的医书。

如果你想赚钱,卖中成药,那你只需要研究方子,看看这个方子治疗好哪些病,心中有个数即可。

如果你真是具备传统中医思维的原始中医,那就建议看看清代魏荔彤《伤寒论本义》。这本是书按照《周易》的思维模型来写作的,读起来比较费脑子,但是读懂了很牛逼。

如果你是具备外国人思维的中医,我也不知道读啥好,随意吧。

其余的注解主要看别人的思维方式,学习他们如何思考的,最后取长补短即可。

3、当这些都读好以后,就要反过来读,也就是人都不会按照书上生病,那人是按照什么规律来生病的?这种逆向思维很重要。

在大四上半年,学了半年的《伤寒论》后,就进了医院进行实习。而在实习的期间,没想到以我那半吊子的《伤寒论》作出了一些自己都想不到事,甚至影响非常久远。(待续)

附录:

在后世时方的医书中,张元素的《医学启源》,陈士铎的《辩证录》,都是在讲五行生克的用药法则。在用药上,经方与时方最大的不同是,经方用的是方子,而时方讲究的是配伍,水平到了自己也可随意配方,没有规矩方向,但又处处契合病证。

随着时间发展,医学理论的变化,有一本名为《外经微言》的书很好,要结合《内经》一起看,这本书主要是从金丹大道的角度来讲解中医,其核心就是不停的在讲阴阳变化及如何修炼、治病。

到后来,逐渐形成了气派中医,也就是从气的角度来讲中医,比如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牌的好处是简单,易理解。难处在于我们都不知道气是什么。比如里面说人体的气是左升右降的,那什么叫左?什么叫右?并不是现在网上所讲,我们所想的那样,是平面结构,具体自己多体会了。

到了现代,不管是中医、还是西医,都逐渐向精的医学靠近,比如现在的人熬夜、玩手机、西医的手术、西药都是比较伤精的,整体治疗方向是补精益气,其中城市最为明显。

因此整体看下来,中医医学的流派变化是神—气—精的模式,而现代西医最顶端的那一层,逐渐开始走向了精—气—神这个模式,也叫疾病—心理—环境—社会—宇宙医学了。

相关文章

  • 我学中医的经历(八)

    一 时间转眼到了大四,一看半年后就要实习了,于是就把重心放到了临床书籍上面。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图书馆的医书,百分之...

  • 我学中医的经历(二)

    《素书》讲: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子博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确定了目标,一头专注进去、...

  • 我学中医的经历(一)

    最近有人问我,中医应该怎么学?仔细想想,这个问题越来越不好回答了。因此我将我的学医经历分享出来,作为参考。 我的学...

  • 我学中医的经历(六)

    《道德经》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又:当其无、有,器之用。意思是说,天下万物都是从无到有,都是人类的聪明才智...

  • 我学中医的经历(十一)

    《西游记》里面讲:要想取得真经,就要经过九九八十难,而对于中医的学习也是如此。 当我把精力用在实习上时,以为凭借自...

  • 我学中医的经历(十二)

    (今日分享的是一种特殊的角度,明天开始就会慢慢聊一些案例了) 一 有次转科,转到了国医堂,也就是跟老一辈的中医坐诊...

  • 我学中医的经历(四)

    《素书》云:德足以怀远。又云:神莫神于至诚。意思是说:当你以至诚之心去学习、去领悟、去思考,且日复一日,自会感应远...

  • 我学中医的经历(三)

    《春秋左传》云: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

  • 我学中医的经历(七)

    一 在学习术数的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不然以我的智商,是很难学会的。因此很多时候人最需要的坚持,并非天赋...

  • 我学中医的经历(九)

    进入医院实习后,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医院内与医院外,先说医院外吧! 一 读完一些中医临床书籍,进入医院实习。但因为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学中医的经历(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hoc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