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校门口的商铺好多这些东西。”
-“班级里有好多人用它装酷。”
-“长得可爱,还有很多口味,还挺好玩的。”
禁止向未成年销售电子烟规定出台后,还是没有拦住无良商家以低成本制作“奶茶杯”、“口香糖”,用新奇的造型,多样的口味吸引追赶潮流的青少年。
想要纠正孩子吸烟的恶习,强制的管控与打骂是无用功。也许孩子刚刚在你面前乖巧保证,走出这扇门他可能就点上了一支烟,缓解刚才与你们吵架的情绪。
想有效解决孩子的吸烟问题,就要先了解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抓住根源,不能只解决表面问题。
青春期时期,最有可能影响孩子吸烟的是伙伴关系,人际关系是青少年完成对自我的整合和认可的重要方向。他们可能会为了获得同伴认同而吸烟。例如为了让别人觉得他很“酷”;或者为了与大家打好关系…
解决人际问题的重点在于让孩子明白,健康干净的形象才是吸引人的,靠吸烟才能维系的友情肯定不会长久。孩子懂得了正确的交友方式,还有有效解决人际矛盾的方法,就不会选择伤害自己的身体。
繁重的学业压力也是孩子们诉说尝试吸烟的重要原因。当孩子无法取得父母期望的成绩时,表面上好像无所谓的样子,但此时他们的内心也极度痛苦。别扭的青少年不允许自己被这种“丢脸的事”困扰,他们也无法向他人诉说,只能通过吸烟获得暂时的快慰,麻痹自我。
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兴趣爱好,找到生活中其他宣泄情绪的健康活动,例如养一盆自己挑选的绿植,去孩子想去的户外活动,还可以与孩子共同探讨学习计划,共同学习有效的学习方法。内心的自责与失望通过健康的方式得到了安抚,尼古丁的抚慰就显得格外幼稚了。
人本主义理论认为,人生来有解决一切问题的能力。孩子看不到其他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想不到除了吸烟以外安抚自己的方式,因为他们在以往的生活中遇到了障碍,丧失了部分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的控制或疏忽是成为阻碍的重要原因。经常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会压抑孩子的能量,让孩子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完成任何事情;对孩子有所疏忽,又会让孩子得不到内心所需要的爱与支持,会导致孩子内心缺乏支持感,不敢去做事,不敢去面对生活。
父母要用孩子需要的方式爱孩子,给予孩子内心渴望的理解与支持,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被爱,被理解,被尊重。这样,就算孩子受挫,他知道背后有爱自己的父母给自己兜底,遇到事情也会找父母沟通,而不是通过吸烟获得短暂的麻痹去逃避问题,把问题都压在心里,成为隐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