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前几天通报了又一起学校食品安全事故,而且就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涉及200多学生,相关责任人被隔离调查。
为了举一反三,吸取事件教训,防患于未然,今天我们专门到一个供应学校营养餐蔬菜的种植基地去检查。
曾几何时,市民买蔬菜,有无“虫眼”已成了是否无公害食品的直接鉴定标准。因为大家都害怕农药和化学肥料有残留物,如果菜叶上有虫子咬过的洞眼,证明这类蔬菜有害残留物不多,或者没有,因为小虫子都食之无碍。
这当然不是官方的鉴定标准,只是民间的土办法,没有得到权威部门的验证,但是市民们信这个。
其实,这也有一定的道理,而且有这个评判标准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好。
现场看了,这个基地的蔬菜长势很不错,数量也足够,季节蔬菜都是自然生长,没有使用大棚。可以收割上市的白菜和莲花白,上面都有“虫眼”,基地的员工说,她们的菜从不打农药。
同去的一中心校老师,为了证明“虫眼”真是虫吃出来的,真的从一棵白菜心里,翻找出了一只青绿色的菜心虫。
那是不是说,有“虫眼”的菜就吃的放心呢?
这让我想起了刚刚经历的一件事。
十天前,到曲靖去保养车,妹妹家的三个孩子一同去玩。把车送到4S店,便带孩子们去经常吃鱼的某某园吃中午饭。
老习惯,称了鱼,点了配菜,少不了要点一个家乡顿顿不能少的素菜——素煮青菜。
本来,我的视力是近视加老花,正常的看东西都模糊,可那天偏偏眼那么尖 ,那钵素青菜才端上来,大家都争着先吃。
我第一筷子就拈了一个菜头,刚往嘴巴送,突然发现了“好东西”,定睛仔细一瞧,青菜杆的凹槽里还真躺着一只已经煮熟的小虫。
我停箸凝思了好一阵,尽管我在信奉“不干不净吃了不生病”的农村长大,对饮食从来不大挑剔,但饭桌上见了这么一出,食欲也受到了影响。假如把这个情况说出来,一定会影响孩子们的食欲。要不说出来,心里又憋屈。
最后,我还是指给孩子们看了,然后叫服务员过来处理。
服务员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说给我们换一钵素瓜,就算是对这个事情的解决。
由这件事可知,即算从地里割的,新鲜的,有“虫眼”的无公害蔬菜,要变成桌上的卫生合格食品,还有择捡、清洗、切剁,烹制等几个环节,每一步都不能马虎。否则,有“虫眼”的蔬菜吃起来也不放心。
学校食堂的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