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完就忘,所以还是侧重理解着背,按照框架自己整理背诵。
1.利率市场化的含义?
即利率形成机制市场化,利率由市场供求决定的机制。
意味着货币当局只采取间接调控利率的政策,将对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依据自身资金情况和对市场的判断来自主调解利率水平。
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的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
2.为什么要利率市场化?
(1)利率管制的危害
发展中国家规定存款利率上限,造成实际利率通常偏高的事实,严重脱离了发展中国家资金紧缺而必然要求利率偏高的事实,过低的利率使人们持有货币的收益十分低下,从而降低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对于金融资产的发展和规模扩大十分不利,具体来说:
对居民:过低的利率扭曲了居民对资金的时间偏好,人们更关心即期消费,降低储蓄,导致社会整体低投资和低产出,最终有害经济增长。
对企业:低利率使得社会整体投资于低收益的项目,更偏向于对资本密集型企业的投资,弱化对劳动力密集企业的投资,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使得产业结构扭曲,资本利用效率低。
对市场,由于法律规定的存款利率过低,人们对于在金融机构储蓄的意愿大幅降低,导致金融脱媒现象的发生,并以此促进利率黑市、影子银行的存在。
对政府,低的利率使得借款相对容易,收益低的项目也会有利润,由此会产生超额信贷需求,未避免信贷大幅度扩张,政府干预进行信贷配给,造成寻租腐败和逆向选择,降低资金使用效率,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风险、降低了公开透明可信度。
(2)金融自由化改革的核心内容(按照利率管制的顺序倒着写)
放松利率管制
缩小指导性信贷配给计划实施的范围
减少金融机制审批限制,促进金融机构的同业竞争。
发行直接融资工具,活跃证券市场
放松对汇率和外汇资本流动的管制
(3)利率市场化的好处(投资者、企业、央行、商行、市场(无)、政府(无)、经济、货币政策、国际、后分微观宏观,以后都这样写) tips:差异化
.1利率市场化可以带动金融产品多样化的发展,进行差异化定价和发展,满足投资者的更多样化的投资需求。
.2金融机构采取利率市场化则会有差异化的利率策略,实体经济在获得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希望的合理议价将成为现实,这将加大金融机构对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的支持,促使金融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促进经济的转型升级。
.3.利率管制的背景下,央行再贷款利率,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存贷款利率各自为政,各种利率之间不能配比,不符合资金市场的运作规律。利率市场化后可以使各种利率之间传导通畅,加强货币政策信息的传递性。
.4利率市场化之后,商业银行净息差缩窄,压缩其利润空间,金融机构面临则更大的同业竞争压力,这一方面将促进是商业银行资本定价自律机制的完善,另一方面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模式从同质化向差异化转变,加速传统银行向投资银行、财富管理的转变,从分业经营到混业经营的促进,促进银行的转型升级。
.5实际利率提高,货币存款利率的导管效应发挥作用,促进储蓄和投资的增长,促进整个社会正的产出效应,提高经济水平。
.6利率市场化后,社会的投资水平和资产价格对于利率的变化更加敏感(凯恩斯和托宾的q),并打通货币政策传导途径,为货币政策由数量型转变为价格型奠定了基础。
.7利率管制时,商业银行因为低的贷款利率和存贷利差的缩窄趋势,而缺少发放贷款的利益驱动,使货币政策传导受阻,利率市场化后,存贷款利率放开且升高,商业银行在自身利益最大化化的驱使下,惜贷现象将减弱,也会使资金从影子银行流回存款货币银行体系,使央行能够更有效调控货币资金总量,执行货币政策。
3.怎么才能利率市场化?
(1)利率市场化之前的准备
完善金融市场,创新金融产品 投资者
完善与创新金融监管模式(银行表外业务和理财产品增加)一行两会一委
建立商业银行退出机制(优胜劣汰自行承担风险)
存款保险,为金融业稳健可持续运行和存款人权益保障构建扎实的制度基础。
(2)利率市场化的形成条件
.1投资者加大金融市场的参与度,进行多样化投资需求构建
.2企业具备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合理的资产负债率(去杠杆)
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和提高企业对外部冲击的抵御能力,降低利率市场化风险。
.3货币当局建立对金融机构的审慎管理体系
审慎管理体系能够真实的反应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和风险暴露以及其脆弱性,使监管货币当局能够及时发现金融机构的脆弱有效降低市场化中的风险。
.4商行建立现代化的公司治理机构,保留充足的资本金,发展配套信贷风险评估技术并积累良好的信息资本。
银行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是银行内部风险控制的基础,是提高经营管理能力的基础。
充足的资本金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可有效防止挤兑,保证银行的稳健经营。
信贷风险评估技术和信息资本可加强商业银行资本的配置效率,减少坏账的产生,有效抑制以利率自由化而带来的存贷款利率水平过高的问题。
.5建立成熟且具有相当深度和广度的金融市场
统一性的金融市场可以有效反应资金的供求情况
竞争性的银行行市场使得存贷款利率对货币市场利率更加敏感。
(3)利率市场化形成的思路
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后短期、先大额后小额,先外币后本币。
4.利率市场化的后续风险和监管
fengxian:
投资者:在市场风险中进行投资而造成资金损失,从而加剧社会的不稳定性
企业:实际利率升高,资本成本增加,偏好风险的借款人更多的成为银行的客户,产生逆向选择效应,使得资本的平均质量下降,信贷风险增大。
商行:存贷利差缩小,利润区间压缩,竞争加剧,可能会引起恶意竞争,利率波动性大,商业银行一时难以适应,也没有合理的金融工具来规避风险,加剧银行的脆弱性。
经济:阶段性风险,利率放开管制的初期,利率水平会显著提高,不利于金融市场的宏观稳定。
国际资本:利率攀升和流动性增强,会使初期大量资本流入,之后大量资本流出,而且出入会更加频繁,对货币当局维持汇率保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的能力做出了挑战。
jianguan:
央行:
利率市场化下,央行并没有退出利率管理,而是通过央行利率政策指导体系引导和调控市场利率。
致力于定制合理的基准利率体系,各类金融市场将以市场基准利率和收益率曲线为基准利率进行定价。
完善宏观审慎框架,将监管的重点从传统的合规性监管转向风险监管,建立逆周期调节机制。
商行:面临的市场风险和资产负债错配风险有所上升,需要增加资本拨备。
经济整体:未来市场化利率体系建设、金融机构破产退出机制,短期利率走廊将成为完整意义上利率市场化建设的着力点。
5.利率市场化的时机?
(投资者:和产品挂钩)一些创新型的金融理财产品迅速发展,对存款的分流作用明显,存款利率管制弱化。
(商行:)存款利率市场化最好在物价下行、降息周期中来进行,这样存款定价不易因放松管制而大幅度上升,现在就是很好的外部环境和操作窗口期。
经济:我国经济处于发展动能转换期,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可以充分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国际:在美元加息前和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时进行市场化改革,可以减少资本外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