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一次日出,初光先照!
一元复始,草木同苏。
在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旦”指天明的时间。
“旦”字的象形文字源自灰陶尊,其出土于山东日照莒县大汶口文化遗址中。
出土于遗址中的夹砂灰陶大口尊上的图案被学者称为“日月山”,便是最早的“旦”字。
它的形象自上而下是一个圆圈、月牙以及草木堆的形象。
古文学家于省吾先生认为这符号上像日,中像云气,下像山有五峰,故合之解释为“旦”。
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旦,明也,从日见一上,一,地也。”故而,旦有太阳刚刚升起之意。
清代王筠的《文字蒙求》中“旦,从日见一上,一,地也,会意。”故而,旦具有明亮之意。
《中国文字构造论》中提到“旦”具有水日相连之意,代表了太阳初升,所以在“旦”字演变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日月山的象形。
“日月山”符号被公认为中国最早的文字,它被称作陶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