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影帝、影后的你们:面对人生这场无剧本的大戏,先别着急慌张,有小月带领你们往前蹚。非科班出身又怎样,演到最后就是最棒”

1
不是全国吃饺子么?
小时候刚学英语,培训班用的教材还是比较“古老”的那一套:李雷、韩梅梅、吉姆、莉莉、露西。

心智还未成熟的自己,把背下来较长单词、阅读短篇小文,视为“十分值得骄傲、去炫耀的资本”。
Dumpling,那时被自己视为“较长单词”的代表,
一边骄傲自己可以拼写,一边抒发自己的爱国情怀:瞧,外国人都喜欢我们的饺子。
再加上,每逢春晚,现场似乎都会出现“吃饺子喽”的各种场景,

最主要的,就是我们确实过年必吃饺子:年夜饭过后,休息片刻,就要准备开始包饺子、吃饺子。
因此,过年全国吃饺子的概念,在我脑中开始形成......直到,在大学宿舍,与室友聊天。
“什么?你们过年,居然不吃饺子?不是全国都吃么?”我瞪着眼睛、张着大嘴地惊讶着对面来自海南、贵州的室友。
“不吃,我都不会包(饺子)!”室友说到。
......等会儿,让我缓一缓,这跟我之前的概念不一样呢?

我回家跟妈咪聊起此事,她说:“对呀,北方饺子嘛~”
?全国的饺子,什么时候变成北方饺子了?
2
逢节吃饺子?
生活水平早就不是妈咪那一代、姥姥那一代小时候的样子,
因此从小对饺子的看法,就已经不认为那是奢侈、难得吃一顿、只有等到春节才能吃到的美食了。
只要有任何一个家庭成员说馋饺子了,用家人的话说“包饺子最省事儿了”:立马行动,说说笑笑间,热腾腾的饺子就上桌了。

直到最近几年,总有段子说我们大北方,只要是个节日,问吃什么,吃饺子......
我才意识到,好像真是差不多诶!
饺子不再是三十儿晚上的重头戏了:
初一?吃饺子啊!(昨晚包了那么多,不吃也得吃)
初二?吃饺子啊!(初一还剩下点)
初五?破五,当然吃饺子啊!(而且终于可以扔垃圾了)
立冬?吃饺子啊!(不知道该不该吃,反正就是想吃)
冬至?必须吃饺子啊!(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必须吃)

这是什么节?不知道吃什么,那就,先把饺子包了吧!
3
今天初五,吃什么馅儿的?
初五,似乎刚刚“消灭”完大年三十儿晚上包的饺子,现在又聚起来,撸袖子挽胳膊:包饺子!
今天,吃什么馅儿的?
韭菜鸡蛋虾仁,这是每年必备的,因为家中有不吃肉的老爸比,但不是他一个人的专属。虽然韭菜包起来最费劲、又易破,但包好了确实好吃。

白菜猪肉,取谐音“百财”,所以妈咪会很推荐白菜馅儿。与猪肉和(huò)在一起,不散,特别好包,又好吃。
酸菜猪肉,这里的酸菜是大东北用大白菜腌制的酸菜。酸爽的滋味,在肉香的饺子中,又增添了另一番味道,我超爱。

茭瓜虾米鸡蛋,这是曾经在饭店里发现的可口馅儿料。无肉,因此特别清香,也不会油腻,一口气吃上好多个,不成问题。

纯羊肉,只有羊肉的羊肉馅儿,没有想象中的那种膻味儿,只有香味儿。一口满满的羊肉,不会吃腻,神奇。
......
4
吃饺子,不再是难事,
不过,过年期间的饺子,感觉就是不一样:
饺子都是年味儿!
初五,迎财神喽~祝大家,新年發發發!!!
文 | 小月
图 | 小月+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