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公和橘颂在石屋住下了,第二天到河对岸的石头村转了一圈,才见到一个人,一个五六十岁的妇人,名叫李转莲。闲聊中得知,村里一共也就只剩三个人,其余人都去镇上了。物资只能由每周路过的一辆顺风车捎带。
车子的喇叭声迟迟不响,老文公和橘颂已经连续吃了两天的米饭加小鱼干。他们来到河边,惊喜地发现石头缝的淤土里有荠菜和羊蹄菜。回到家开水焯一下,拌在一起,沾点盐和面糊,油锅里一炸,真是一顿美味。
除此之外,老文公找到了一个旧木盆,烧一盆热水,用丝瓜瓤儿搓满肥皂涂在身上,洗完澡,浑身舒坦。
过了一会儿,李转莲来送托顺风车捎的东西,两颗白菜,一瓶酱油,一瓶醋,一把葱,一块豆腐,没有鱼肉,老文公已经感激不尽。这一天对他来说,应该是特别美好的一天吧。
当物资缺乏的时候,最基本的蔬菜,调味品,都是最珍贵的。就好像我在国外生活时,冰箱里的食材要算计着搭配使用,因为不像国内买个菜随便楼下几步路就能买到。现在回来了,可选择性太大,好像也没有在外面想念时那么美味了。
跟着《橘颂》慢慢的节奏,我也慢慢地读,心里像被山间和煦的阳光和微风拂过,很暖很舒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