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有多远》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出人意料的结局,没有摄人心魄的语言,却有一种力量一直牵引着我,让我急于想与白大省同悲欢共离合。铁凝似乎有多重眼睛,以女人的眼光看男人,以男人的眼光看女人,以城里人的眼光看乡下人,以乡下人的眼光看城里人。
她笔下的人物,似乎都有着不可救药的性格缺陷,但他们又有着自己的逻辑自己的思维自己的活法。看过《永远有多远》,我无法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看待白,大省,仿佛冥冥之中已经融入了白大省的生活中。质朴甚至略带粗劣的词汇,对性格毫不保留的剖析,文字中透露的悲悯和对真善美的歌颂,让我喜欢上了铁凝。
观看这部电视剧,我不禁感觉心痛,因为我在那里看到了善良的尴尬。我想知道为什么有人总是在利用他人的善良,我想知道,在当今的这个世界上,善良到底能走多远。就像前段时间很敏感的社会问题——老人跌倒该不该去扶类似。对于白大省,我是又爱又恨,我懂得作者结尾时的呐喊,就为了她的无可救药,我永远恨她,永远有多远,就为了她的无可救药,我永远爱她,永远有多远……啊,永远有多远啊!
该小说里面作为白大省个性对立面的人物西单小六和小玢是两个热情豪放、我行我素的女性。这两个女孩在与异性的交往中显得那么自然活泼、无拘无束,她们身上散发着青春的气息,独特的魅力,深深赢得了异性的喜欢。西单小六"抢"走了大春,可以说是白大省的"情敌",是白大省这类正派女子厌恶的人,更是在传统道德价值标准中容不下的女人。然而,白大省最崇拜的女人竟然是西单小六,"她巴望着自己能变成西单小六那样的女人,骄傲,貌美,让男人围着,想跟谁好就跟谁好。她常常站在梳妆镜前,学着西单小六的样子。她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亢奋而又鬼祟,自信而又气馁。"从该段描写中,可以看出白大省内心的挣扎,一方面她苦于被传统观念的束缚,另一方面又对自由充满着无限遐想。她背着双重思想包袱在人生道路上艰难行走着,她大胆地追寻自己的幸福,却又不知道如何把握住它,最后眼睁睁地看着幸福从指缝中溜走。她绞尽脑汁要做一个男人眼中的好女人,但结果就像是"东施效颦"一样,成为男人取笑的对象。白大省的表妹小玢同样也是一个在思想和行为上有悖于道德规范的女性。她以自我为中心,随心所欲地行事,最后从白大省手中夺走了关朋羽。从白大省到西单小六到小玢,女性自我价值标准的变化,体现出不良的悖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认为女人嫁人好比第二次投胎,这导致许多女性把婚姻当作改变自身处境的便捷途径,至于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则不在她们的考虑范围之内,但对于白大省坚守"阵地"的女性无疑是一个"悲剧"。
白大省就是母亲原型的一种变换书写,是藏在"现代女性洁白的衣领下"的"原始女人"。 这个从小就因"仁义"而广受赞誉的平凡女性,在渴求自由与自觉自愿遵循大众标准的矛盾挣扎中,终于没能冲破道德视阈的规诫,完成她内心自我形象的召唤:成为像西单小六那样魔鬼般的女人,直至成为扼住自我欲求的咽喉,丧失主体个性的"好女人"。社会新的价值标准替换旧的价值标准的变动对女性来说,在思想和心灵上要承受更多的压力,她们一方面想在这浮华的世界中能凭自己的能力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获得一份美满的幸福生活,另一方面,世俗的观念、功利性的诱惑使得他们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白大省有自身劣根性也有女性不可多得的美德。白大省是女性在社会上的尴尬处境的一个代表性人物,她唤起更多的人去关注女性,特别是去关注迷失在伊甸园的天使的生存空间和精神状态。
突然发现自己成熟了点,最起码不会问“永远有多远”这个傻问题了,因为我已经深切地知道,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将来也不一定会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