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心動台灣107口述稿(三):離家的孩子,就是遊子了

心動台灣107口述稿(三):離家的孩子,就是遊子了

作者: 3000烦恼风 | 来源:发表于2019-03-07 14:36 被阅读0次

離家的心情

那天我寫講義寫到一半,就想起一個弦律。

(唱)「浮雲一樣的遊子,行囊裝滿了哀愁,雖然努力向前走,鄉愁依然入夢中。」

這首歌可以跟著哼的人,大概是四十幾歲以上的人了,這是一首很久前的民歌,這首歌說著離家的牽掛情感。不是離開了家,心裡就很開心了,其實離家後,內在所經歷的心情,也是不容易的。

我徵求當事人同意後,在這裡要讀一段我蠻有感覺的文字,這是欣瑤在報名表書寫的,欣瑤的報名表寫得很有情感,我讀了都被吸引:

「想回家,但是不敢回,怕踏進去腳就拔不出來。」

「想看見家人的好,但是不敢看,怕知道了無數的虧欠就浮上心頭。」

「想照顧家人但是不敢伸手,怕被要求的更多,失去了長自己的空間跟位置。」

這裡頭都是爭扎的痕跡,每一句都是。孩子離開家,不論是被祝福或是經過一番拉扯,離開家了以後,除了自己要把自己站穩以外,那種因為離開讓「自己」和「家」拉出來的空間裡頭,常會放進去許多複雜、說也說不清的心情。有掛念、有害怕、有掙扎,這樣的心情,是離家的遊子心裡很大的考驗。

還有另一個學員的書寫是:

「要離開家鄉闖盪對我來說其實是一種親情跟獨立自主之間的拉扯。也是自我的一種爭扎,擔心自己未來會後悔沒有往上爬,或者後悔沒有撥時間照顧父母,我也看到自己對父母的愛多過於自己的想像。」

這些都是離家內在會經歷的拉扯,但許多時候我們卻在這樣的拉扯之間,才看得見自己對家的眷戀。那像是一個測量器,離家了才知道自己對家裡的愛有多少?

我也是因為離開過家,在那一次次的旅行裡,才更確認自己對家裡的愛。甚至有時候我覺得離家是「養對家裡的愛」的一條路徑。一行禪師曾在談論伴侶關係經營時,特別強調伴侶每年應該都有一些時間分開幾天,回到自己的空間,如此對於活化關係是很有幫助的。這讓我想到去年十月我到土耳其旅行,因為國際電話費用實在太貴了,一分鐘台幣一百元,以分計費。我為了要跟太太有比較經濟的聯繫方式,我就去買一個平板電腦,下載line。還記得自己在土耳其旅店好幾個早晨與夜晚,打開line一字一句的和太太對話,後來我想想,去年那一整年和太太之間說過最好聽的話,就是在那幾天,所以我都把對話記錄保留下來,因為實在太珍貴了。

我和父母的關係也是如此,十幾歲時拼命想離開家,但大學畢業後就很確定要回家了。這是因為離開過,想念過,掛心過,才知道要這樣選擇。但我知道我不能和他們住在一起,這樣很容易因為摩擦而消耗掉愛,我發現我們最好的距離就是車程在二十分鐘左右,這是「最美麗的回家距離」,我們會有連結,但彼此尊重。

如果沒有離家,就長不出自己嗎?

我開這樣的工作坊,不是鼓勵每個人都要用很大的力道,和家裡打仗來離開家。叛逆、掙脫、逃跑都是離家的方法,但並非離家唯一的方法,有的人離家是被祝福的、支持的,甚至,有的人不曾離開過家,卻仍能長出自己。

有人在報名表寫著:「我一輩子都沒有離開家,這個主題我可以來嗎?」

還好台灣有蔣勳這個人,他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剛好可以引用。

「我們人一輩子有兩次切斷臍帶的經驗,第一次是出生的時候,身體跟媽媽分開,於是我們有獨立的身體,那是切斷生理的臍帶;第二次要切斷的則是心理上的臍帶,讓我們在心裡上真正成為自己。」

所以,身體上離開家不是唯一長自己的路徑,許多人離家旅程是在心理層次進行的。從這個角度來看,許多進到輔導室的孩子,許多走進心理治療的成人,談著生涯議題、談著與原生家庭的關係、談關於自我的探索與瞭解、談想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這些議題,都是一種心理層次的離家旅程,從這裡來看,許許多多在治療室裡的孩子還有成人,都可以看成是在「離家」長自己的旅途中,這樣的旅程,一樣可以看成是一個「太美麗的旅程」,那也是雄壯而細緻的,只不過他們還在找路中,從旅行的隱喻來看,他們是遊子,不是「有問題的人」。

因此離家不一定是身體的離家,也可以是心理層次的。離家也不一定都是要叛逆的、激烈的,有的家是可以給出祝福的,有些家甚至是鼓勵你在家裡是可以「長自己」、「表達自己」、「可以和父母很不一樣」的。

因此若你的生命裡的離家是被祝福的,父母願意支持你成為自己,願意接納你成為和他們「想像中不一樣的人」,那很好,那是很幸福的,要好好的感謝與享受。若不是,若你得奮戰掙扎才能踏上旅程,那也不算糟,每個人的路,本來就都不一樣。

離開了家,就是遊子

對我來說,不論你是如何離家的,你是如何切斷「心理臍帶」的,一個人開始踏上找自己的旅程,在到達彼岸之前,就是遊子了。這十幾年我在心理治療領域裡,看見很多遊子的身影,迷惘、努力、找尋、奮戰、思念、內疚、喜悅….這些心情都有。接下來我想我們把焦點放到每個人自己的生命裡,來說說,你自己當遊子的故事。

請大家分成小組,參考以下的問句,彼此訪問,彼此說故事、聽故事。而讀者,也可以藉著以下的問句,拿起紙筆或坐到電腦前面,用書寫說你自己的遊子故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心動台灣107口述稿(三):離家的孩子,就是遊子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pcp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