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岁月(150 )

作者: 曹会镇 | 来源:发表于2022-05-06 20:37 被阅读0次

                                第十六章 原点(十四)

工地上黑压压全是民工,上锨的,抬兜子的一个挨着一个,所有人不论男女全都高高挽起裤腿,脚踩泥泞拼力劳作。

陈清水、陈清亮二人也脱掉鞋子挽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走向工地。两人刚走到人群附近,突然看到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一下歪倒在斜坡上。陈清水见状赶紧快走几步来到小伙子身旁,接着弯下腰来把他扶了起来并询问怎么回事。

小伙子说:“没什么,只因泥兜子太重了,二百二十多斤,脚底下又没好路可走,不小心歪倒了。歪倒是常事,每天都会有一两次。没办法,还得坚持干,因为这里有饭吃,离开这里会饿肚子。”

小伙子说到这里另一位同伙走过来扒开小伙子的肩膀给陈清水看,说:“你看看,这肩膀都磨烂了,新伤压陈伤,可怜。你想想,每天都要抬几十兜子泥块,每兜子都是二百多斤重,搁谁都受不了,何况一个未长成身量的小孩子。”

陈清水看着小伙子还渗着血水的肩膀倒吸一口凉气,他问小伙子:“不抬这么重的兜子不行吗?少抬一些又会怎么着?”

年轻人手指着不远处的工地说:“你看见了吗?上泥的地方有两个人,他们手中拿着大秤,每一兜子都要过秤,不足二百斤不许你走。”

小伙子说:“抬不够二百斤饭食减半,工分减半。我今年是第一次出门打工,一是为了吃上饱饭,二是为了多挣几个工分帮父母养家。因此能干也得干,不能干咬着牙也得干。”

陈清水听后摇摇头说:“也不能不要命呀?这样的规定太不近人情,也极其不合理。不能因为工地管饭而不顾百姓死活呀?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让当头的改规定。”陈清水拉着小伙子的手说,“走,跟着我去工地指挥部,我要向领导反映情况,要求他们修改规矩。你刚才抬的这兜子泥就先放在这里,等我办完了事回来再处理。”

陈清水说完拉起小伙子直奔指挥部。他刚走到门口,郭社长就看到了他。郭社长很快起身面带微笑迎接陈清水,他笑呵呵地问:“陈书记,你咋又来了?还是来给你的民工送细粮的吗?”

陈清水板起面孔回答:“不是!我今天来是因为民工开小差的事。最近民工们都反映工地上的活太累,太苦,上级要求特别苛刻,根本受不了这里的罪,只好偷跑,不然的话就会累垮在工地上。我今天就是为这事而来。我一来到就去了工地,目的是看看民工们所说是否属实,他们有没有说瞎话。结果我看后发现问题的确如民工所说。我觉得你们的规定太过分,完全不顾老百姓死活。你们不体谅民工疾苦,硬性规定所有兜子都要达到或超过二百斤,否则不给饭吃。这完全没有道理。你们也不想一想,工地上是否所有人都能抬这么重的兜子?小斤薄量的人多得很,他们都能抬得动?就说这个小伙子吧,才十七岁,身子又单薄,他能抬二百斤吗?假使他能抬也是拼了命地去抬。更何况脚底下没有一块硬地儿可走,就是有力气的人走起路来也费劲,何况那些没力气的人?”

郭社长说:“我们也明白你说的情况,可不这样规定就有许多人偷懒,一兜子抬个百儿八十斤,工程何时能完工?”

“规矩必须有,但不能一刀切,必须合理。应该视情况而定,因人而异,能抬动二百斤就让他们抬二百斤,抬不动的就抬一百五十斤,报酬取齐呀。抬多的给的工分多,抬少的给的工分少,能抬三百斤的就给十四分、十五分,抬一百五十斤的就给他们七分八分,这样合理呀,民工们谁也说不出什么。并且这样规定人人都能干,还都能坚持干下去。只要工地不缺人还愁工程不能按计划完工?”

老肖说:“对,陈书记说得对,有道理,他的办法切实可行,可以照着做。”

陈清水说:“马上就要收麦了,你们一定要改变办法留住民工,尽最大可能在农忙前结束主要工程,像原先只一味地要求泥兜子的重量其结果会适得其反。记住,欲速则不达。从今天开始,我建议你们抓紧修改规定,制定一套合理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努力把民工留住。你们抓紧办理,及早向民工们传达。明天我回去就把那几个开小差民工叫来,然后再补充一些人。你们最好也号召其他村庄尽量向工地补充劳力,争取在三夏大忙前完成工程主体。”

郭社长说:“好的,接受你的建议,尽快制定新方案。”

陈清水拉过小青年说:“不知你们注意了没有,工地上像他这样瘦弱的人有的是,他们根本抬不动二百斤的泥兜子,必须给与适当照顾。小伙子太辛苦了,肩膀都磨烂了,抬上兜子一步三晃,这样下去不行呀,非出事不可。这孩子就是我一进工地发现的,他在抬兜子爬坡时累倒在地,是我把他扶起来带到这里让你们看看的。这样吧,老郭,你跟着我去工地一趟,这个下伙子的泥兜子还扔在半路上,我们俩前去帮他抬走,共同体验一下抬二百斤泥兜子爬坡的滋味,体会一下农工的艰辛。你看咋样?”

郭社长说:“行!其实民工的艰辛我是知道的,我抬过不止一次泥兜子,知道个中滋味。”

说完话两人很快来到工地,陈清水拾起扁担,老郭拿起兜子绳,接着两人抬起兜子便向高坡走。二百斤呀,走平地还好,现在是爬坡,并且脚底下还陷脚,困难可想而知。

陈清水与老郭两人一连抬了七八趟,开始感觉两腿发酸,肩膀也开始火辣辣如针扎般疼痛。就在这时陈清亮走了过来,他劝阻了陈清水与老郭,说:“两位领导,别干了,歇歇吧,你们还有更重要的工作等着去干,这里不是你们工作的地方,快回去吧。你们的行为民工们都看在了眼里,他们很受鼓舞,干劲迅速提高。放下吧,交给民工们抬。今天也不让小伙子抬兜子了,让他去上锨,缓缓劲。”

老郭和陈清水两人放下兜子,然后掏出手绢擦拭额头上的汗水。停了一会两人又围绕工地转悠了一圈接着便离开工地走回指挥部。

第二天陈清水一早起床,下午便回到家里,他劝回了几个开小差的年轻人,然后又额外指派了几个壮年劳力来到工地,目的是帮助工地尽早结束工程,力争麦收前劳力们能提前回家准备收麦。(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悠悠岁月(150 )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iua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