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三月,各种鲜花都在陆续开放了,而就在这最美的季节里,王迎春老师又带着《桃花源的故事》走来啦!周日下午两点半,岳麓区图书馆,花香在这里!
《桃花源的故事》这个绘本,和我们的初中古文《桃花源记》关系很是密切,或者可以说就是这篇古文内容的另一种表达形式。曾经的我,以为自己现在还可以大致背出来这篇古文,也能说出个一二三四出来,已经很厉害了,对这熟悉的文章就可以粗粗略过了,今天在王老师的带读下,又一次成功地认识了自己的浅薄,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贻笑大方!
桃花朵朵开,景相似,情不同。随着渔人的行踪展开,那些在图画中呈现的片片桃花景,都是随着渔人处境和心境的不同而时常变换着。王老师发现了桃花的不一样,孩子们也发现了花儿画法的不一样。大家谈桃花,说桃花,由小小的几幅图能拓展到更多的观察痕迹。我呢?一下子竟想不起自己脑海里的桃花模样了。脑子被禁锢,视野被封锁,见不到,想不出,感觉有点茫茫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总是在说,却一直没能做到,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
桃花源之美,还在众人的热情。相处时的喧闹,是孩子们和王老师把酒当歌的对饮声,是一个个设宴款待的“村民”们高兴的招呼声,是家长里短的讨论声……能够认识一位新朋友,能够来到一处新天地,都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啊,在这么欢笑着的课堂里,我要是渔人,也想待下来!
孩子们真得很厉害,书本和生活的联系能随时串通起来,那些日常的生活声响,能在他们的表达中变成幸福平和的美妙分享,安静祥和的“世外桃源”原来可以是如此吸引战乱“外人”的美好。做生活的有心人,我没做到的事情,这些孩子们做到了,向他们学习!
由一篇古文,拓展一个绘本,再带来一本历史探寻的人物介绍,阅读的视野就这样打开,联结也就这么轻松的产生。我有时也在想怎么带着班上的同学们做更多的阅读,但因能力不足,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停留在空想而难以实现,但今天有了范例,依葫芦画瓢也可以试一试吧。最简单的可以先从桃花赏起啊!
回来接崽时已是五六点,再去赏花有点来不及了,但赏桃花的计划已上线,去不了桃花源,我可以去桃花岭啊;拓不了多本书,我可以先看一本啊!改变,从桃花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