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时候吃饭,妈妈唠叨最多的就是美味不可多用。排骨之类的吃两块就好了,不能多吃。于是,我从来不知道把某种食物吃过瘾是什么感觉。回想那时候,大概是肉类太过珍贵吧,再有就是吃多了积食对身体不好。所以没有出嫁前在妈妈的监督下我对食物有天生的克制,米饭都没有吃过一整碗,体重也从没有超过105斤,从高中开始我就有一米六五的身高了。所以那时我也该是窈窕淑女翩翩少年吧,哈哈。
这么说来,有些束缚还是不要解除的好。
自己当家做主后好像什么被解放了,尤其是小妞上学后,我也在吃货的路上越走越远。
虽然依然是探索发现中,却也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因为妈妈的“压制”,我对肉菜的概念是排骨啊,炖牛肉啊,羊排啊等纯肉的才是肉菜,至于那些什么青椒炒肉之类的菜从来不算肉菜从来不做,我只做青椒炒鸡蛋,青椒炒土豆片。
对于排骨的做法,从前本着健康少油的原则,通常都是清炖,加点藕啊,或者玉米啊,海带什么的。但是有一次妞说,妈妈你能不能做红烧排骨啊,还有啊,我同学带排骨都是十几块,我只有两块。我就说啊,哦哦,红烧的吃起来好吃,那就做吧,可是带饭带十几块排骨不吃别的吗?也消化不了吧,吸收不了那么多营养不是浪费吗?
后来带饭的时候想想妞特别想吃的样子就改了带两块的习惯。变成三四块或者四五块了。
我的妈妈对我的影响已经影响了我的女儿。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太大了,好在我的妈妈只是不让我挑食。虽然有时候费心思的琢磨自己到底爱吃啥也挺闹心。但这个美食不可多用的理念还是要传承下去的,哈哈。
清炖,女儿觉得不香,红烧,我又觉得太油口味太重,就特别想用另外一种方式完成替换,最好既能美味又能健康。于是就试了清蒸。
排骨浸在清水中去除血水,然后用豆豉(我用了豆豉鲮鱼罐头里的少量豆豉,还用了一点李锦记风味豆豉酱,后者有点辣),蒜片,姜粉,五香粉,海鲜酱油,烹饪黄酒,盐,鲍鱼汁(或者蚝油),少量花生油,少量糖和剁椒(用的正宗的湖南的剁椒酱)腌制排骨。冰箱冷藏过夜。
荔浦芋头切条,摆在盘子底。一层就好。用大个头的荔浦芋头,口感绵软香糯。
芋头去皮的时候小心不要沾到皮肤,真的很痒很痒。百度说用醋清洗发痒的皮肤,或者抹风油精。我试的结果是忠告大家最好戴上橡胶手套。我只是捡芋头皮的时候碰到了就痒的要死。
将腌好的排骨摆放在芋头条上边,剩余腌料也倒在排骨上。然后煤气灶蒸锅烧开,排骨盘上屉。为了避免蒸汽落到盘子里影响口感,我用锡纸盖上了盘子。蒸了四十分钟。
很多菜谱对于豆豉蒸排骨的时间都不一样,最短的只有八分钟,长的有十五分钟,也有三十分钟的。我不知道差别在于什么。我用的黑猪排骨,不知道是不是肉质的缘故还是加盖锡纸的原因,三十分钟的时候我觉得没有脱骨,就继续蒸了十分钟。
出锅的时候在上边摆上几粒枸杞和几段香菜,很好看的

趁热吃,芋头好吃的不得了,我没吃排骨。但是妞说美味极了!
不是清炖排骨的无味,不是红烧排骨的油腻,清蒸排骨就是一股清流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