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份确定的行业培训终于成行。于夜色中匆匆赶到了苏州,课程安排2天半,5门课。第一次参加收费的外部培训,自己对这次机会还是有一些期待的。8个月前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平时工作中零散地接触了一些行业知识,但感觉自己还是很不系统。参加这样一次专业的培训,希望能夯实对行业专业知识的了解,能对行业发展有更清晰的认识。此外,也是想和同行老师做一个沟通,扩展一下自己的视野和人际关系。
目前培训已经到了尾声。回过头来看,发现自己做的一些准备还是很有必要的。提前大半个月买了相关行业的经典书籍,从漫画版的《分子生物学》到专业学术的《微纳流控芯片实验室》,阅读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但也算是对行业知识的基本廓廓有了点印象。授课老师有北大清华的教授讲授基础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也有行业内的企业家现身说法,剖析市场和产品。每门科虽然只有3个来小时,但信息量还是很大的,很多也没有展开讲,没有基础要跟上节奏并非易事。
在和行业和老师交流方面,我是在不断挑战自己的心理惰性。课间主动和老师请教,找机会和同行聊天,现在互递名片已经不那么流行了,改直接扫微信加好友了。
这次培训给我的一个最大惊喜和意外不是外部造成的,而是来自公司内部。我发现自己对集团兄弟部门的认识太不足了。临上课前夕,我才知道集团品牌市场组织也有人前来学习,而且去为了推动传感业务,该组织就派了3个人参加的前一期的培训。在与该组织的同事聊天中,我还了解到他们去年花了二十来万,买了传感相关的专业咨询报告多份。这些集团内的资源我都不知道,更别提利用了。
培训提供了一个学习知识、扩展人脉的机会,将所学所感好好消化,内部加以分享,如果能促进形成自己的业务思路,也就不枉花的钱和时间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