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与人之间,最容易对亲人苛刻,对陌生人客气。
我们遇到困难,首先会想最亲近的人求助。但是,往往我们也容易把坏脾气留给最亲近的人,因为我们觉得他们“惹不下”。
俗话说,打断骨头连着筋,但是正是因为我们内心的“理所当然”和“满不在乎”,身边的人成为了我们最容易伤害的人。
还是过年走亲戚的事。在我舅舅家,F哥开始絮叨抱怨,数落我的种种不是。显然这一点就能看出他情商不怎么高,大家都知道家丑不外扬。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什么呢?
重点是他抱怨每周回家还得干各种家务,体会不到家的温暖。
在一个家庭中,把自己当做大爷,显然是定位有问题。不仅行为有问题,思想也有问题。
很多人都很好奇,为什么恋爱的时候,看这个人咋看咋好,怎么一结婚这个变得这么不可理喻,所以很多人都有“自己当初瞎了眼才找了这么个人”的懊悔和千百次掐死对方的冲动。
恋爱的时候和婚姻中的明明是同一个人,却活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人。其实,我们对信任的人放松下来,反而不愿意那么注意约束自己。包括自己的形象和言行,认为我们关系这么好,没必要拐弯抹角。
我们留给了最亲近的人最邋遢的形象和最恶毒的言语。
02
我们没有想过,越是亲近的人越能找到对方的软肋,出口就能直击要害。
因为亲近,所以没有防备。
可是,伤害从来不会因为亲近而减轻。可是这种伤害往往还无法说出口。
自己也有这样的经历。
经常开玩笑的几个朋友。一个朋友平时常爱看《明国XX》或者《xx传》之类的书,而另外一个喜欢打手游和看电视剧。
一天,这个爱打手游煲剧的朋友拿着一本《红楼梦》认真地阅读,我看了一下,嗯,文言文版的。
于是,我不加思考地开玩笑“你也开始看红楼梦了?还是文言文的”。在我这里,我觉得只是一句玩笑。
没想到她很不高兴,于是怼我“咋了?难道只有Xx高材生才能看?我就不能看了”。
一听,我就知道她误解我了。
解释几句,没想到越解释她情绪越激动。
我赶紧闪人。
03
现在人与人之间少了很多亲密感,多出了很多距离感和界限感。
很多年纪大的人觉得这是“人情味”的丧失,其实,我倒是觉得这是一件好事。
因为界限感让人与人之间在相处中多了敬畏与尊重,少了很多随意。
很多时候,“误解的亲密距离”很容易让人与人之间缺少尊重,很多时候你把你当朋友,你不一定觉得我是你的朋友,诸如此类的界限不明。我以为是一句玩笑,你可能就以为这是一种嘲笑。
每个人对于“尊重”“嘲笑”“好”“坏”的标准天差地别,所以,理所应当的认为别人的价值观跟自己的一致,本身就是一种不成熟。
人与人之间相处,如果可以降低自己所认为的亲密度,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之间的关系是90分,我们当做70分的标准来行事,那么我们可以减少绝大多数的伤害。
人际交往中,你可以是个急性子,一定不能是个说话不懂转弯的直肠子。
思考100个问题:80/100,让写作成为一种习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