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严子陵钓台和友人韵

严子陵钓台和友人韵

作者: 韩珠儿 | 来源:发表于2025-11-02 11:02 被阅读0次

【宋】董循

子陵垂钓逐江陵,相与登台作共游。

红叶黄花三峡雨,高风亮节一天秋。

四围黛色迷青眼,满幅烟云锁绿洲。

谁到严滩同玩赏,往来七里听渔讴。

诗词赏析:

开篇点题,并介绍了事情的起因:子陵垂钓逐江陵,相与登台作共游。子陵曾在这江流畔垂钓拾趣,今天我同朋友相约来到这里浏览风景。

从前一句中,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子陵的沉淀缅怀之情,也可以读出他于岁月流转中所产生的那份感慨之心。

后一句引出友人,并且将友人、自己以及子陵三者联系起来,把作者与友人的同济上升到与前贤“同心”相契上来,不但再次补充了前一句的情感张力,更是充分奠定了全诗的氛围和情感色彩。

颔联虚实结合,在呈现优美风景的同时,把秋的精神和人物的精神都进行了展现:红叶黄花三峡雨,高风亮节一天秋。红叶村落,黄花盛开,三峡之上烟雨朦胧,让这秋日的天地更显清新旷达。

“红叶黄花”为画面晕染以鲜明的色彩,带给读者视觉上的审美享受。

“三峡雨”放大空间,将一种浩荡,幽远的气势体现出来。

“高风亮节”四个字对秋日特征的描写与赞美,也是对子陵情操的高度赞美和对作者自己以及友人情操的间接表达。

“一天秋”简单三字,不但包含着空间上的开阔感,还包含着色彩上的丰富性,读来倍觉有韵味。

颈联是纯粹的景语描写:四围黛色迷青眼,满幅烟云锁绿洲。四周的山色翠,不尽烟云将钓洲牢牢锁住。

前突出山色之浓和山势之高,后一句突出烟云之厚、之多,让我们无不见识到了大自然的宏伟和奇妙之处。

“青眼”一词尤为出彩,它既写出孤物象“山”不着俗尘的形象与品格,更是写出了作者和山一样的高贵品格和美好形象。

尾联笔锋一转,从形式和内容方面皆表现出再上一个台阶的优势,将“合”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谁到严滩同玩赏,往来七里听渔讴。今天还有谁能够到这里来游玩观赏呢?谁愿意到这里来去听那渔人的歌声?

“谁”字领起全句,通过疑问的语气,使得诗句的情感色彩又浓郁了不少。是对社会的拷问,也代表着作者对“知己”的寻觅之声。

“听渔讴”则又含蓄地将重点回落到子陵身上,进而把作者最终转向淡泊洒脱的情怀柔性表达。

相关文章

  • 一竿风月今何处,只有扁舟逐浪来

    七绝.春游严子陵钓台文/茉莉花开 浅白桃红次第开,富春江畔钓鱼台。 一竿风月今何处,只有扁舟逐浪来。 严子陵钓台典...

  • 严子陵钓台怀古

    坐在游船上,举目四望,但见两岸青山对峙,中间一泓江水澄碧,这一处奇山异水就是“富春江小三峡”了。 在绿树掩映的富春...

  • 严子陵钓台游记

    久闻“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上中学时语文课本的古文里有一篇南朝吴均所著的山水小品文 «与朱元思书»:...

  • 严子陵钓台怀古

    站在游轮的舱外,看着眼前那一池漫溢的富春江水,两岸碧透的青山,一个问题不禁涌上心头:当年吸引严子陵的就是这样的青山...

  • 题严子陵钓台

    石壁钓台何处觅,富春江畔水濛濛。 潇潇暮雨连江色,片片朝云过峡东。 严子义高才八斗,汉皇三聘思贤空。 不司权贵甘归...

  • 严子陵钓鱼台随笔

    严子陵钓台随笔 第一次知道严子陵这个人还是在文革时期读毛泽东主席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时,从柳亚子...

  • 访严子陵钓台不遇

    人离开了桐庐,想起这次专门去造访严子陵钓台,却因为天气的缘故,富春江涨水,致游船不能开航,虽近在咫尺,终未能够身至...

  • 历史上最著名的3个钓鱼故事告诉我们三种人生智慧

    01 严子陵反裘坐钓桐庐江 严光 (严子陵)和刘秀曾经是同窗好友。后来刘秀夺得天下贵为天子,冕旒蟒袍,端坐龙椅,严...

  • 七绝•富春江畔忆钓翁

    七绝•富春江畔忆钓翁, 严子钓台忆故翁, 闲云野鹤挽清风。 韬光养晦皇天远, 淡写人生志未空。 注(简介):严子陵...

  • 穿越花坪山

    早在周一就约了友人今天一起爬山穿越花坪山,花坪山位于桐庐县富春江镇严子陵钓台。是一座风景秀丽的沿江高山,以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严子陵钓台和友人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bnxs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