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记》有感

作者: 十亦C | 来源:发表于2019-01-31 19:34 被阅读17次

合上这一小本书,并不能用简单的有趣,精致,伤感来概括此书。约有一本在手,仿佛有一妙友相伴。

李白有诗云:“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沈复,沈三白用一生诠释了为妻而欢,为知己而欢,为闲情雅致而欢,为景而欢,为诗酒,为人生坎坷而欢(苦中作乐)。

正如译者所言,逝去的时光,若不一笔墨记录下来,便没了踪影,岂不是辜负了苍天对自己的厚爱。自此,本人也深受启发,也谈谈假期有这一“妙友”相处的切身感受。

开篇的“闺中记乐”中,之所以把“闺中”一记放在开头,书中云“因思《关雎》冠三百篇之首,故列夫妇于卷首。”我想这可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的原因我猜想可能是本书写于嘉庆十三年,此时的沈复四十六岁,而其妻芸于嘉庆八年去世,真是“不思量,自难忘”。绵绵此恨,无绝期。

本书记的都是他们相识,相处的其实情实景而已,可是平凡朴实之事,就是那么感动人。他们的生活却如诗般的美好,夫妇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无不羡煞我也。芸,自幼聪慧,懂诗书,擅女红。也能写出“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般诗句。这也为其生活增添了更多乐趣。芸的美貌,三白形容为“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绣,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本人觉得虽不能称其为绝代佳人,也可称之为难能可贵。他们谈诗论书,饮酒赏月,其情致所在,无不闲致风雅。如此良人,何处所寻。

其二的“闲情记乐”,多是夫妇与好友游玩之事,也写了自己的诸多爱好,譬如:养花,插花,布景。喜优雅之地——萧爽楼,与好友饮诗作画。只是自芸的离世,玉碎香埋,不堪回首。

其三是“坎坷记愁”,记述了芸被其父母误会,生病,到离世。久病不愈,几经辗转的悲苦。三白书中云“语云:恩爱夫妻不到头”这般无奈,实在是恨。何况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赉恨以没,寸心欲碎。

其四是“浪游记快”,记述了三十年来,自己的多处游玩,浪子的四处游走,安乐度日。一叶扁舟,徐徐而行;登入山寺,静心养性。

可惜的是“中山记历”“养生记道”随士游屐所至,远至琉球。至今下落不明,实在遗憾。

《浮生六记》有感
《浮生六记》有感

此笔墨之间,一往情深,忧思绵绵,一切皆幻。

相关文章

  •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读《浮生六记》有感 我一直觉自己与《浮生六记》有隐隐的气息上的...

  • 浮生几何

    ——读《浮生六记》有感 淡淡书痕,浓浓蕴墨,如画的文字,浸染尘世情怀;浅浅...

  • 听《浮生六记》有感

    听浮生六记有感 每天临睡想都要去听书,偶然翻看《浮生六记》于是又听了一遍。 【他们把普普通通的生活过的跟诗一样。】...

  • 浮生若梦,把酒言欢

    凄凄惨惨戚戚,人生几何,喜怒哀乐,浮梦一场。 ——读《浮生六记》有感...

  • 了无痕

    清代沈复在《浮生六记》里说有感于苏轼的诗云:人似秋鸿来有信 事如春梦了无痕,而作《浮生六记》,我也觉得人事勿...

  • 浮生六记有感

    生命不过数十载。什么才能亘古流长呢?突然有一天,我在浮生六记里找到了答案。它并不是关于某个人的英雄史诗,而是古代屌...

  • 浮生六记有感

    如果有一本书,初读时能令人耳目一新,再读时却怅然若失,细品后则与之心心相印,同喜同悲,那这本书一定是沈复的...

  • 《浮生六记》有感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有情人终难长相守。 沈复,布衣文人,一生游历漂泊,钟情山水。其妻陈芸,芸娘一生恪尽职守,...

  • 《浮生六记》有感

    这几天,利用空闲的时间,读完了沈复的《浮生六记》。书中记述了作者自己的生平。虽然是古文但内容平实简练,几乎没有晦涩...

  • 浮生六记有感

    浮生六记神仙眷,琴瑟和鸣好姻缘。 纷纭皆羡烟火间,柴米风月趣无边。 谁知贫忧几多艰,晴雨冷暖几人参? 诗情画意有美...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浮生六记》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el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