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山脚下的文化圣地

作者: 弓文锐 | 来源:发表于2017-05-12 14:54 被阅读141次

    太白山脚下的文化圣地

           ——参观宝鸡太白山佛教艺术博物馆

佛教自“白马驮经”算起,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了。自那时起,就在中国大地生根发芽,散枝开花,和儒家、道教共同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渗透进每一个中国人的骨髓,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对中国人的思想意识,文化艺术,生活习惯产生了深刻影响。陕西一度成为佛教的中心,古长安周围大大小小的庙宇讲述着佛教在陕西的繁荣。

据古长安七十公里的太白山以高、寒、险、奇闻名于世,风景优美。“太白积雪六月天”更是关中八景之一。《水经注》有太白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皓然。”之记载。明代王圻《三才图会》中,对太白山终年积雪的描绘是:“山巅常有雪不消,盛夏视之犹烂然”  之诗句。在寒冷多雪的年代里,巍巍高峰,终年积雪、银光四射,百里可见。这奇丽景色使太白山在终南诸峰中独秀一支。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现在在风景秀丽的太白山脚下又增添了一处文化圣地,就是太白山佛教艺术博物馆,和唐时的皇家寺院法门寺南北呼应。佛教文化、佛教艺术博大精深,令现代好多人望而却步,特别是为了显示佛的神圣和威严,历朝历代的佛造像人为的罩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更让许多人不知就里。太白山佛教艺术博物馆,就提供了一个让人们了解佛教,了解佛造像艺术的场所。在这个全民缺少信仰,传统文化回归之时,太白山佛教艺术博物馆让人们在欣赏自然美景之时,对佛教文化和佛教艺术有了亲近之地,让人们的心灵有了贴近佛的场所。

       太白山佛教艺术博物馆是一座民办博物馆,具备1500平方米展览面积,拥有藏品近3000余件,2014年11月5日正式对外开放。是由华达集团董事长张俊海先生斥资近千万,历经30余年精心收购收藏和保护的大量珍贵藏品建成的。倾注了他本人对佛教文化艺术的热爱。

馆内藏品丰富,涵盖佛教文化和民俗藏品及名家书画。佛教文化分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两大主题,共分为四个展室陈列。即精品展室、汉传佛教石雕造像展室、汉传佛教铜铸造像展室、藏传佛教铜鎏金造像展室,共计展出五百余件佛教珍品。时间跨度从北魏、北齐、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材质可分为青石、砂石、青铜、鎏金、洒金、紫铜等几种类别,还有部分玉、石、泥塑、木质造像。此外,馆内还藏有各类唐卡绘画艺术,均由藏地画师精心绘制,技艺精湛,绚丽无比。

       其中,精品展室中珍藏着年代久远,保存完整,工艺精湛的佛教造像文物。如:北魏时期的千佛背光释迦牟尼立像、北周时期的释迦牟尼石雕头像、南宋的泥塑菩萨头像、北宋的石经幢、明代的藏式铜鎏金释迦牟尼造像、辽三彩骑狮观音坐像等。

       汉传佛教铜铸造像展室中陈列的铸像品质精良,形态庄严,脸型方圆丰润,五官精致。身体比例协调,造型优美。汉式衣褶曲折生动,具有鲜明的汉文化特征。

       藏传佛教铜鎏金造像展室中以藏地佛教造像为主。展室中陈列的二百五十余尊鎏金藏传佛教铸造像,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艺术欣赏性。造型美观神圣,它既代表了宗教理想,又展现了审美情趣,使藏传佛教造像成为佛教艺术殿堂中独树一帜的珍宝,散发夺目光彩。

在第二十七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期间,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精选了太白山佛教艺术博物馆珍藏的隋唐至明清佛造像100余件作为借展品,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二楼北展厅举行了为期半年的展览,这些佛教藏品一经展出,便引起了业内很大的关注。

经过专家的解读和解释员的讲解感觉佛是那样的亲切、自然,与人是那样的亲近,佛就在我们的心中,就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揭开了佛造像神秘的面纱。

佛眷顾有缘人,张俊海与佛的缘分可以追溯到他的母亲。他母亲小时候生活的年代,关中平原“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对佛是全民信仰。张俊海的母亲也是个吃斋念佛之人。受母亲影响,他从小就学会了乐于助人,积德行善。

张俊海出生农家,他一岁的时候,由祖母做主,把他过继给了不能生育的大伯夫妇,五岁时,伯母重病,瘫痪在床,十岁时伯父去世。幼时生活的艰难使他对苦难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磨练了他的意志,使他更同情弱者,具有了佛一般的心胸和情怀。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现在,张俊海有着众多的光环:陕西华达集团的董事长,陕西建筑业协会副会长,中国建筑业协会理事,陕西省劳动模范等。业务涉及建筑、装饰工程、旅游及文化产业。

张俊海是个企业家,是农民中走出来的少有的成功人士。创业路上,他大海般的心胸始终充满了挚爱真情。他把自己用智慧和汗水换来的财富回报他人和社会,用自有资金创办了华达佛教艺术博物馆。他们河道中学和皇甫小学、皇甫村的道路、水塔、文化广场以及村里各种大型建筑物都铭刻着他的捐赠,特别是他们村的五保户和困难人更是铭记着他的佛心善助。

水流归大海。张俊海已经步入了古稀之年,到了老骥伏枥的时候,现在,他把培养后辈,继承传统作为自己的责任。只有小学文化的张俊海,六十六岁时出了厚厚的一本书《击水人生》。讲述他从出生到年逾花甲的经历,里面的家史、村史、民情、亲情以及自己奋斗的历程,就是很好的企业文化和传承家风的教材,他也写字,他的字超脱圆润,有点像他的面容,像一汪碧水,宽厚包容。他的身上有佛的善良和担当,融汇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慎终若始无败事,笃诚厚德有盛业”张俊海在花甲之年创建佛教艺术博物馆就是在实践这句话。​​​

相关文章

  • 太白山脚下的文化圣地

    太白山脚下的文化圣地 ——参观宝鸡太白山佛教艺术博物馆 佛教自“白马驮经”算起,传入中国已经两千多年...

  • 茅山的呼唤(三)

    道可道,非常道。 道教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道教圣地茅山脚下休闲度假,你会不经意间从道家思想中体味出人生智慧。...

  • 同返太白

    同学返校前,电话中无数次提出返校后要去太白,而我以为是去旅游圣地秦岭主峰太白山,可确认了几次,才知道是曾经实习过...

  • 太白山脚下的旅游导引

    5月2日抵达宝鸡太白山脚下,从西安走的绕城,连霍高速,到兴平段时,路段整修,拥堵厉害,下了高速,缓慢进入武功,重新...

  • 进藏记(12)丨寺庙

    寺庙 文化遗产大昭寺,藏传佛教之圣地。 西藏是佛教的圣地,延续着一千三百多年的历...

  • 温泉还是太白脚下的好!

    2014年机缘巧合下我得知了太白山脚下的一个温泉,在雾气缭绕的十一月来到了这里太白山凤凰温泉开始了浪漫的温泉之旅。...

  • 太白山脚下:航拍“太白之眼”音乐喷泉表演

    在宝鸡市眉县太白山脚下,有一座巨大的钢结构圆环,矗立在汤峪河之上,被称为“太白之眼”。它的外观很像摩天轮,但却是一...

  • 重塑古城绍兴文化体系 在绍兴遇见更美的"诗和远方&qu

    鲁镇(资料图) 泼墨成瓦,枕河而居,舟楫而往,听雨阑珊。绍兴,是一座文化圣地、旅游圣地和文旅共融之城。 文化是旅游...

  • 最美的风景

    有家人的陪伴就是最美的风景! 喜欢山水,更喜欢和儿子走进家乡如画的休闲圣地――小北湖!现在北湖改名为太白湖,但本地...

  • 2018-12-10

    美山圣地——静默的石刻,古老的故事 无忧海外置业:woou512018-12-10 14:56 美山圣地是文化交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太白山脚下的文化圣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knzt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