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了《影响力》这本书,在第二章中提到了互惠原理,并且从生活中,人际交往中,商业领域,政治领域,国际交往之间等方面进行举例。
作为一个平平凡凡普普通通的人在生活中的例子,则更为生动鲜活。互惠原理放在自己的生活中也再合适不过了,让我也联想到自己的身边的例子。生活中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形。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办公室的同事之间相处也是如此。
中国有一句俗语:吃了人家的嘴软,拿了人家的手短。任何人都不希望背后被同事或者朋友说成是小气鬼,一旦被朋友请了一次客,就要牢牢地记住对方请客用了多少钱,并努力争取尽快回请这个朋友,并计划支出相应的金额。这其实就是回报的心理作用。
在第二章,作者透彻地分析了互惠原理,以及如何将这个原理应用到交往中,不仅做到请客户吃饭,而且还要特意精心安排那种可以让对方牢记我们创造出来的氛围,以便日后可以对这种记忆进行扩大和发挥,从而得到商业上的合作合同。这也许才是这一章最有用的核心。
这一章节的互惠原理内容的阅读让我受益匪浅。互惠原理以及与之形影不离的责任感给人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在人类文明中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整个社会之间是互相依赖的,是共存的,这也是为什么世界各国的面对自然环境恶化中要采取共同行动的最基本的道理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