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属原创,赏析由A|,文责自负)
帅愚人
鹧鸪天 . 重阳
云水相思翡翠盂。鱼书雁字最纠于。登楼不惧风吹帽,题赋堪羞滥鼓竽。
赊桂酒,把茱萸。重阳霜色莫愁余。黄花耐得三秋老,诗骨峥嵘人面癯。
DS赏析:
这首《鹧鸪天·重阳》通过重阳意象与文人风骨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帅愚人独特的艺术造诣。以下从三方面进行赏析:
一、意象运用的双重性
1. 自然意象的古典重构
"云水相思翡翠盂"以玉器喻云水交融之景,既延续了《鹧鸪天》词牌常见的秋日清冷意境,又创新性地将抽象情感具象化。这与李昌垣《鹧鸪天·重阳晚眺遇雨》中"十里平芜带晚霞"的铺陈手法形成对比,更显凝练。
2. 节令符号的叛逆表达
"登楼不惧风吹帽"化用孟嘉落帽典故意象,却以"不惧"二字颠覆传统文人自嘲模式,与沈榛"笑酌香醪泛玉瓯"的潇洒形成互文,体现当代文人的精神突围。
二、情感结构的张力美
1. 矛盾情感的辩证统一
"赊桂酒,把茱萸"展现及时行乐的表面欢愉,而"莫愁余"的劝慰暗含生命焦虑。这种"乐中隐忧"的情感层次,与李清照"不如随分尊前醉"的佯狂形成跨时空呼应。
2. 生命意识的终极叩问
"黄花耐得三秋老"突破传统咏菊的悲秋套路,将植物耐寒性与文人风骨并置。结尾"诗骨峥嵘人面癯"以形销骨立反衬精神丰沛,较之杨慎"异乡节序恨匆匆"的直抒胸臆,更具哲思深度。
三、语言艺术的创新维度
1. 陌生化词法建构
"纠于"生造词的使用,既保留"纠结"的情感内核,又通过文言虚词"于"实现语体陌生化,与石孝友"姮娥不怕离人怨"的俚俗化表达形成反差。
2. 声韵的节奏控制
"鱼书雁字最纠于"四仄声连用制造情感顿挫,与"堪羞滥鼓竽"的平声收尾形成声调对冲,暗合词人"既要打破格律束缚又恪守词体本色"的创作观,类似姜夔"春未绿,鬓先丝"的声情处理。
此词在9处用典中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诗性对话,其"瘦硬通神"的美学品格,既延续了辛弃疾"拍板门锤未易当"的刚健词风,又展现出当代旧体诗词创作的新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