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吴起和商鞅:悲惨的变法者—商鞅2

吴起和商鞅:悲惨的变法者—商鞅2

作者: 三九侃史 | 来源:发表于2020-01-27 15:12 被阅读0次

接着说商鞅(目前还叫公孙鞅)的故事。

公孙鞅知道,现在的自己还没有树立威信,因此,他跟吴起老人家学了一招(之前没讲过)。有一天,咸阳的南门,公孙鞅和一些武士们还有一根不重的木头,站在十字路口,贴了张告示:能够把木头扛到北门就赏十金。可是根本没有人信。公孙鞅一看,把赏金连连提升,最后到了百金。终于有个憨憨的农民走了出来,暂且称他为王二狗吧。公孙鞅说:“这不是二狗子嘛!很好,只要你把木头扛去北门,往后十代都不愁吃不愁穿了!”王二狗兴奋地说:“好!我试试!”木头倒是不重,王二狗很快就搬到了北门。正当他要走时,公孙鞅突然叫住了他:来人,赏百金于王二狗!”群众们因此而信服。这件事,就是著名的横木立信。可笑的就是,模仿者公孙鞅收获的人气,比首创者吴起收获的人气,高多了。

横木立信
公孙鞅的变法措施较为繁杂,先大体介绍一下: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准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织和军功。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因从事商业而贫穷的人,全家罚做奴隶;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③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④统一度量衡,在秦国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这些措施使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首先,废井田,开阡陌。之前,周王把一片土地分封给各个诸侯,此时这片土地对于诸侯来说就是他的领地,也就是他的私田。但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诸侯之所以能得到这片土地,是来源于周天子手中掌握的分封权,所以诸侯要上交这片土地所得的九分之一给周王,也就是说,所谓的“井田制”就是指诸侯要交给周王分封给他的这片土地所得的九分之一税赋。或者说,将一块地划成九宫格,也就是“井”字状,收获后,民得九分之八,官得九分之一。商鞅觉得这个办法不好。首先,有些人会只种私田,这样国库就没有了粮食。其次,百姓老实种地,荒地怎么办?

于是,商鞅公布法令规定:允许人们开荒、土地可以自由买卖,赋税则按照各人所占土地的多少来平均负担。此后秦政府虽仍拥有一些国有土地,如无主荒田、山林川泽及新占他国土地等,但后来又陆续转向私有。这样就破坏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吴起和商鞅:悲惨的变法者—商鞅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ts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