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
柏拉图《斐多》里的误读

柏拉图《斐多》里的误读

作者: 屡空 | 来源:发表于2018-06-10 10:57 被阅读22次

在柄行谷人《哲学的起源》里,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提出了政治阴谋说。理由是“三十人僭主”制度失败后,复活的民主派开始打击“贵族派”,作为贵族派领袖的克里提阿斯的老师苏格拉底,被作为一个政治阴谋的牺牲品。按照这个思路,苏拉拉底是洞悉这一切的,但似乎用了其他方式来表达不满。

他说哲人愿意赴死,或者不惧怕死亡。因为这样可能可以得到直正的“知”。这也许是一种反讽,所谓的“灵魂不死”可能是智慧和道德得以传承的期待。

从这个前提来看,《斐多》篇可能是柏拉图对苏格兰底的一个误解,因为苏格拉底完全可能和庄子一样,通过一些语言艺术来达到他的期待,而柏拉图的期待与老师有不同了。另一个可能是,柏拉图是没有误解的,因为他本人的政治生涯也不顺利,那发展他老师的语言艺术也是顺理成章了。关于这点我与栖行谷人不同,他显然是支持前者的。

奥林匹奥多罗的《苏格拉底的命相》―《斐多》讲疏的文献学意义大于哲学性意义,但没有现代语境的干扰,可以很好还原文本的原义。

讲疏整理了《斐多》提到的五个层次的德行,自然德行(天赋),道德德行(节制),市民德行(正义),净化德行(勇敢),沉思德行(洞见),典范德行(智慧)。但也指出了虚伪德行的存在,阻碍了认识和实践。

这可能有助于现解文本,但无法替代文本。    

《斐多》可以作为文学经典,也可以作为哲学经典,前者在文学史的地位远比后者在哲学史的地位无名。

现代来的看,其中的论点,证据,推理都不是定美,但在当时是划时代的。灵魂,轮回,神这样的词语,有时候会的质疑,特别是中文古典中,但出现在柏拉图的作品中,或者翻译成英文后却被顶礼膜拜。有无耻的作家说,中国的神话不如西方的神话,那肯定是对两者都不够了解。

对于这个现象,苏拉拉底会说,世界公民和而不同。柏拉国会说,呼唤哲学王消灭他们。奥林匹奥多罗说,他们只是遵从了自然德行,对神秘好奇和对有名权威崇拜的动物心理。柄行谷人会说:动机总比结果重票,起源比未来优势,柏拉图主义不如犬儒主义,西方神话不如东方神话。

我个人觉得,文学性更棒。

相关文章

  • 柏拉图《斐多》里的误读

    在柄行谷人《哲学的起源》里,对苏格拉底的审判提出了政治阴谋说。理由是“三十人僭主”制度失败后,复活的民主派开始打击...

  • 苏格拉底说灵魂不朽,你怎么看?

    钱丢丢《每天听本书》D9——《斐多》柏拉图2017.6.22 今天听的书《斐多》,是柏拉图记录的苏格拉底生命最后一...

  • 柏拉图“真实”与“美”的实践方法

    一、柏拉图对“真实”的定义 柏拉图在《斐多》里借苏格拉底的对话阐述何为“真实”: “至真、至美等抽象的实体称...

  • 《斐多》

    柏拉图,西方哲学家之一,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弟子。 《斐多》这部作品是柏拉图对苏格拉底在监狱里最后一天所言所行的记述。...

  • 柏拉图《斐多》与佛教《心经》

    佛教和哲学,应该是我曾经认为最难懂的两个领域,佛教在世俗戒律及神鬼传说的层层迷雾下,神秘主义气息浓厚,很长时...

  • 彼岸花

    二十年后重游曲阜,带了一直想看而未看的《斐多》。《斐多》是杨绛先生译的柏拉图对话录,记录的是苏格拉底在被处死...

  • 浅薄哲学(6)不朽

    地图 如果大家看过柏拉图的《斐多》,应该可以看到下面我和柏拉图用了相似的论证方式。我不打算去证明我死后依然存在,我...

  • 对柏拉图“灵魂不朽论”的五点质疑

    柏拉图在《斐多》中,借苏格拉底之口,提出灵魂是不朽的论断,并对此提出了五个观点。此论断提出的前提是基于柏拉图...

  • 从柏拉图开始: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西塞罗

    柏拉图.斐多篇 在斐多篇开始就有一个论点,关于追求智慧从死开始。这是不是意味着,只有在决心能够舍弃一切的境况下,抛...

  • 25 柏拉图《斐多》的文学性

    他说哲人愿意赴死,或者不惧怕死亡。因为这样可能可以得到直正的“知”。这也许是一种反讽,所谓的“灵魂不死”可能是智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柏拉图《斐多》里的误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cf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