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在祖国大陆的最南端港城湛江,有这样一位老人,他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与艺术修养,其学识广博且谦虚低调,其作品集国画、书法、篆刻三者之大成。他的作品从传统切入又不拘泥于传统的形与色,源于其数十载对自然与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立于中国人诗情画意般感受与随和开朗之性情,作品雄厚明快而洒脱大气,蓄情趣、富灵气、出新意,"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王船山语)。他忘情于山水,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更是热爱,比如"傩"(nuo′)文化。
尽管"傩舞"是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傩"在湛江乃至中国,对许多人都是一个陌生的字眼。为弘扬这一古老文化,他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方式,向世人展示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他对湛江乃至全国的傩文化进行研究和探索,以画为媒,传播弘扬傩文化。他就是原湛江古越书画院院长一一赖永萱老师。
"傩″,又称跳傩、傩舞、傩戏,是一种神秘而又古老的原始祭礼。流行于广东岭南、广西、江西南丰、四川、甘肃、贵州、安徵贵池以及湖南、湖北西部山区等地。《周礼.夏官》载:"方相士,狂夫四人。方相士,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师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大丧,先枢,及墓,入扩,以戈击四隅,驱方良(魑魅)。"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经历过原始社会阶段,有过信仰宗教的历史,并产生了本民族的宗教职业者一一巫。巫师为驱鬼敬神、逐疫去邪所进行的宗教祭祀活动,称为"傩"或傩祭、傩仪。傩师所唱的歌,所跳的舞,称为傩歌、傩舞。傩戏又是在傩歌傩舞的基础上出现的。傩戏作为一种宗教与艺术的结合,娱神与娱人相结合的古朴、原始、独特的戏曲样式,一直在民间传承,成为我国傩文化的"活化石"。
作为对书、画、印集大成者的赖永萱老师,遍访中国各地傩文化,古老傩文化所承载的历史厚重感让他着迷。傩舞中斑斓的面具、艳丽的服饰、奇拙的舞步、古雅的腔调,更让他如痴如醉;尤其是那热烈壮观的傩戏场面,傩艺人对古文化的虔诚执著,乡民们的质扑与谐趣,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更好地弘扬传承古老而又神秘的傩文化,赖永萱老师以画为媒,创作出200多幅傩画,以传播弘扬傩文化。最为代表的是长达13米的巨幅长卷《中国傩文化》,画卷里既有陕西的军傩,广西的舒公舞,贵州彝族的交际傩风,也有青海羌神的黑帽舞,湖南苗族的毛古斯舞,……,美仑美奂,赏心悦目。
赖永萱老师凭借其精谌的绘画技艺,以传统山水人物长卷的形式,全景式再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傩"的活态传承现状,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用其高超的技法来表现傩文化的丰富内涵,提升了傩文化的审美价值。既是中国画创作题材别开生面的表现,又是探索人类"非遗"保护的一种有价值的方式一一用画笔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 诚如赖老师所言,"傩文化最能体现中国古老的宗教文化和宗教艺术,而绘画更能直观地表现与传承″。
有幸近距离观赏赖永萱老师的画作,并与其促膝畅叙,深刻地感到,古老文化的传承,尤其是非遗文化的传播弘扬,非有一批如赖老那样的人去做不可。他们甘于寂寞而乐守清贫,他们不为名利而默默耕耘,他们胸怀祖国而放眼世界。
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集》中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诚如斯言。现将赖永萱老师的部分作品分享给大家,亦为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尽一己之力,是为记。
楚天风撰文并摄影,2017年8月24日於湛江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楚天风笔记】画家赖永萱彩绘中国傩文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