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会让人迅速沉默下来的电影。
落幕时你会泪目,会百感交集,会想起《一次别离》《焦土之城》这样的电影,会忍不住推荐给身边的人去看,但更多的,是你会不知从何说起。
故事发生的背景离我们不算遥远和陌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也曾因为生育的问题上演过无数贫苦和悲惨的命运,但真正难能可贵的,是电影里小男孩的那些勇敢抗争。他的坚强、世故、心碎、脆弱和最后的微笑都让人无比动容,似乎只有清洁女工和她孩子带来的慰藉,才成为小男孩艰难生活中的一点微光。
在贫民窟这样的环境中,现实过于残酷是生活的基调,命运过于曲折是人生的标配,而故事的真实性更为荧幕外的人心头增添一份心酸,因为我们分明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却只能目睹深厚的不幸发生在另一边。
小男孩的父母无疑面目可憎,明明没有养育能力,却深信他人言语,认为多生孩子可以减轻家庭负担,不知这样反而会带来恶性循环。如此愚昧的父母理应被指责,但这显然并不够,在故事背后更应该被问罪的,是黎巴嫩那种糟糕的生活环境,以及再往前回溯的叙利亚战争,父母的心酸在这样的环境下,和愚昧一样让人无奈。
最后的结局对小男孩来说,是不幸尽头终于迎来的微幸之光,这份幸运是生活对他勇敢的最好犒赏。
而不幸的是,那些和他一样悲惨的小孩,依然挣扎在贫苦与罪恶交织的烂泥潭里,没有出路,没有希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