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作家文学梦以文会友
简书独有,我眼中的你最美(霖漪啾篇)

简书独有,我眼中的你最美(霖漪啾篇)

作者: 明辰七中宅 | 来源:发表于2020-04-30 10:52 被阅读0次
创意小短评也很美呀!

一、篇名:不再徘徊

作者:林栩生

击节赞叹摘录:

微风夹裹细雨掠过脸颊微凉

透过脸颊穿过身体  进入心灵    融化

我已不是那个他

这是重塑后的自己带点狡黠 了无牵挂

迎来盛夏我将再次追逐浪花

绽放自己的个性不再束缚它

我爱

故我在

我爱

故我离开

回味有感而发:

这篇似乎是某篇的姐妹篇,那篇之前也收录进短评,最后一句我记得很清楚,“未来可期吗?”

怎么将爱恋里的心态放进文章,这很是一门学问,今天我看王维诗集,某大家对鸟鸣涧有一句评语极为妥帖,“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

我以为,作者在掌握这种技巧上远远胜过我,原文比摘录更完整精彩,推荐大家都去找来阅读,我爱,故我离开。

妙,大妙!

二、篇名:第二天

作者:玖月初五

击节赞叹摘录:

坐在街角

肆意打量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

仔细寻味

一张张变幻莫测的脸

宽的窄的裤角

沉重轻盈的行走

踢踏着光阴流逝的节奏

还想,能够和他们一样

第二天就忘了

我为什么会悲伤

为什么会,念念不忘

回味有感而发:

不知道为什么,想到街角,最开始进入我脑海的,便是坐在街角路旁的咖啡座上,漫不经心地看着来往的路人。

除了窗口,街角似乎是最适合观察世界的位置了。

窗口居高临下,有种上帝视角,街角更有种融入的感觉,更有你也成为风景之一的自觉感,特别是你脸上带着朦胧的忧伤画面时。

你看了一茬又一茬行人,你突然想起来,行人们不分前后地看了一遍又一遍你,他们相互间都不看,街角的你,成了暂时的路标。

悲伤的路标,让街角开始忧伤。

三、篇名:梦,你到底从何而来

作者:海人渔舟

击节赞叹摘录:

梦,你到底从何而来

莫非我只是一个容器

而你永恒的追求

也不过是为了挣脱我

梦,你到底从何而来

从未真实地存在

可曾让你

有过一丝懊悔

回味有感而发:

海人兄的这篇短诗,极有味道,我摘录的是一部分,也是最打动我的几句。

梦是不是时刻想着挣脱?梦是否从未真实存在?梦是不是正在付出代价?

梦到底与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这里,我们不需要心理学家的“答案”,梦或许早就嘲笑着把他们的理论踩在脚底,我们想着以梦为马,或者梦只是以我们为马。

梦驾驭,梦鞭策,梦赶着我们,往时间的终点奔跑。

那里,是不是梦的乐园,那里是不是浩瀚无边的马场!

四、篇名:日子

作者:薄荷的午后休闲时光

击节赞叹摘录:

有时候心劲还是原样,可足了,还想和原先一样的猛冲,猛赶的,可是突然发现,力不从心了,或者是根本不在状态了,殊途同归的道理,不管是愿不愿意,在不在意,就走到这儿了,不能说是个坎,也不能说是个劫,又不知如何描述。

身边的人来来往往,走走停停,在意的人和事越来越少,不再愿意委曲自己,也不想再无畏地迁就别人,好象从热闹的人生一下滑落到清淡的品味上,说不上好也不能说坏的地步。

然后猛一回头,原来日子早已研磨在生活大潮中,永不回头…

回味有感而发:

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我们总会突然在一个时刻,猛然意识到自己居然就到这个年纪了。

我原先想过一个问题,为什么不同年龄段的人,居然可以交流?

不同的时代背景,以及年龄一轮又一轮的烙印,按道理会断然隔绝交流的通道,让深层交流成为不可能。

我想了很久,悟出来一个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因为我们都是二十二岁。

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会不自觉地还认为自己还是二十二岁,那年大学刚毕业,那年父母最经常叮嘱,那年我碰到形形色色的事情。

哪怕如今早已远离二十二岁,在很多场景下,我依旧还会有错觉沉浸感。

或许,正是因为我们都多多少少沉浸在自己二十二岁的影子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才可以相互交流,脸上笑得像花开了一般。

五、篇名:一位老人的活着

作者:林木黛

击节赞叹摘录:

在这个世界上,活着,似乎是每个人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但就对医院的人来说,活着,似乎是成了一种奢望,有些人就算四肢不健全,他也可以拼尽全力,发挥自己的光亮,活在这个世界上,尽自己的力量,把光亮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

一大帮工友卸了半天几百吨货,每人能分到几十块钱。而就算这仅仅的几十块钱,对于老三和工友们,是付出了极大的劳动力获取的。

这位老人家的“活着”,是辛苦的,而我们看到的只是其中之一,也许在他们的工作当中,会出现其他的危险,那是我们看不到的。而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力,仅仅只是为了在这个世界上“活着”。

也许,“活着”不单单是为了成为什么,而是简简单单的“活着”。

回味有感而发:

超过六十岁的老人,还干着重体力活的,我在工地上见过,不算少。

文中的作者描写得很令人动容,实际情况却一点也没有夸张,那些老人,无一例外都是为了生活奔波的人,绝大多数的家庭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我在工地上喜欢找人聊过往,倾听他们的诉说,我一直记得我第一次问起工地上的老人,他那张沉默而黯淡的脸。

活着,在他们而言,的确就是为了活着而已。

这是一篇你看了会有些难受,但的确很值得看的文章,推荐给大家,我更愿意推荐给那些无病呻吟的年轻大学生,有些人的“苦痛”在真正的苦难面前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愿天下早日没有需要干重体力活的老人。

 

以上各篇,俱是各种类型的精品,向老师们点赞致敬,建议阅读更精彩的原文!

我有创意短文,期待伙伴们来点评!


 

码字之道,痛并快乐着。

原创点评,两天一更,喜欢你就夸夸我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书独有,我眼中的你最美(霖漪啾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fzw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