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带孩子们去槿都吃自助,去的时候恰好下雨,雨哗哗的打在车窗户上,车窗外眼看着一个个行人行色匆匆,急着赶回家。我们在车内躲着雨,趁着这时,我给他们讲起了曾经的心酸历史,其实本意就是让他们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等到雨小了,我们匆匆冒着蒙蒙小雨进店,路上遇到的人,遇到的事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我们开始了自助之餐。
晚上回到家,闺女突然跟我说:“妈妈,今天我们去的路上,你有没有看到一个人在要钱?”她一说,我顿觉有这么回事,好像是看到过,但是因为当时下雨走的着急,就没有停下。我问她:“什么人?妈妈没有看清呢!”“妈妈,我也没有看清,好像是个老人,前面有个碗,碗里有些钱。妈妈,他是残疾人吗?”因为每天会给他俩读一些美文,今天读的就是《内心世界的伟大》,说的就是不能看不起残疾人。这个时候我已经意识到闺女对于这件事已经上心了,她从未见过乞讨的人,也不知为什么要乞讨,在她眼里,可能所有人都像她一样幸福,可能所有人都应该被有求必应,作为她的妈妈,我觉得应该让她明白事情的真相,“妈妈没有注意呀,可能是吧!”“妈妈,他是不是没有孩子呀?所以需要帮助。”“嗯。可能是。”“妈妈,我觉得是我错了,我当时应该告诉你,我们就可以帮助他了。”听到闺女说到这里,我明白了:其实事情的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有一颗愿意帮助别人的心。“没关系的,下次我们再碰到,我们可以再帮助他呀!而且我们没有帮助,别人帮助了呀!”闺女终于放下心来。
儿时的我们,也曾经看到过这样的情景,也曾经善良满满的拿出自己的零花钱倾囊相助,但是随着我们长大,却被日益灌输的思想渐渐洗脑:乞讨的人是骗子,他们不值得同情。可能他们当中不乏有好吃懒做,利用人的同情心的人,他们不值得同情,但是,换一种思路,如果不是逼不得已,谁会愿意蹲坐在角落里,等着别人的施舍呢?现在我的孩子也和当初的我一样,愿意去做一个善良的人,那么,我定会让她相信: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还是有温暖在的,她也可以继续善良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