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5《为何家会伤人》

作者: 洁儿175 | 来源:发表于2019-04-12 17:36 被阅读15次

一、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1、恋爱,就是就是在潜意识里寻找那个“理想的父母”,我们把原生态家庭的缺失更多的愈加在了现实中另一半的身上,重复童年的幸福,修正童年的不幸。

2、我们要明白,在家庭中,感受远比所谓的事实更加重要,理解并接受彼此的感受是最为重要的。

3、切记,不把权利规则带回家:将工作和家分开;不把工作作风带回家;保持整个家庭系统的平等;让珍惜成为家庭主旋律。

4、家庭中居第一位的,不应是亲子关系,而是夫妻关系。要明白:只有伴侣才是能陪伴你一生的人和心理的寄托。

二、分离是生命中永恒的主题

1、妈妈,使我们生命中的第一面镜子。好妈妈的镜子从来不吝于对婴儿打开。“若一位妈妈想让你的孩子心理健康,在他婴幼儿时,多和他互动,看到他,并带着喜悦,是至关重要的。”

2、父母不要试图扮演孩子的决定者,而应该给予孩子独立探索的自由。“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精神胚胎”

3、“俄狄浦斯期”:3-6岁的孩子,出现依恋异性父母的时期,只有夫妻关系和谐平等,男孩归爸爸,女孩归妈妈,才能使男孩成为男人,女孩成为女人。“在一个家庭中,丈夫和妻子之间的关系有优先权”,做父母的切不可为了“爱孩子”而忽略配偶。

4、溺爱源自父母的自恋,是一种懒惰的、不负责任的爱;真爱是看到孩子的真实存在,发现孩子的真实需要,并帮孩子实现需要(首先要承认,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不是“我”的附属品)。

5、尊重青春期孩子的叛逆意愿。

、别把焦虑转嫁给孩子

1、给孩子空间、自我成长、进化爱的方式。(不要将你的自我,寄生在孩子身上)。

2、妈妈最好亲自带孩子到三岁。形成客体(孩子身外的物体)稳定性和情感稳定性(一个人只要确认对方是爱自己的,那么,他不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距离而无端对这一点产生怀疑)。

3、父母真诚地和孩子一起承担挫折,孩子怕的不是失败,而是怕被人否定。

四、中国式家庭

1、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爱与自由。

2、孩子至少要让妈妈带到9个月,才能保证这个孩子有一个最低的心理健康基础。

3、有关爱的六个谎言:

(1)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父爱和母爱是伟大的,但并不是有了孩子就自动成了好父母。

(2)我爱你,所以你要听我的。如果你真爱孩子,请尊重他们的独立空间,放手让他们自主选择,不要从精神上杀死他们。

(3)我爱你,所以我们不分离。这样的黏,会阻碍孩子向外发展的动力。做父母的,应经常问自己一句:这样做,真的是为了孩子吗?还是为了我自己?

(4)婆媳关系。三角关系才是真相,作为三角关系核心的儿子,是调节婆媳关系的最佳人选。

(5)嫉妒。嫉妒只是一个借口,目的是为了控制情侣、伤害情侣,是为了转嫁自己的自卑感。

(6)爱,是为了幸福和快乐。爱情,真正动人之处,是强迫性重复。如果是坏的强迫性重复,那必须反省,从而得到治疗。

相关文章

  • Day5《为何家会伤人》

    一、夫妻关系是家庭的核心 1、恋爱,就是就是在潜意识里寻找那个“理想的父母”,我们把原生态家庭的缺失更多的愈加在了...

  • 为何家会伤人day5

    精神分裂如何发生 痛苦的童年为神经症“播种” 青少年太听话不是好事 孩子有问题,大人先自省 你内心的想法,你自己的...

  • 家为何会伤人?-《为何家会伤人》

    家为何会伤人?这个问题听起来有那么一些恐怖的味道。在中国的文化里,家一直是一个温暖避风的港湾。家也会伤人,似乎是一...

  • 每日一书~为何家会伤人

    Day5/21 62~木子~山东 【书籍名称】《 为何家会伤人》 【阅读提炼】1.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他成为他自己...

  • 在自省中学会爱与被爱

    这本书,是我和《为何家会伤人》同时买下的,看完《为何家会伤人》后,我感触蛮深刻的,在我的简书上也有关于《为何家会伤...

  • 能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真好

    时光往前,岁月易逝。 (一) 恶语伤人,我还不道歉。 内心翻江倒海,我就是不示弱。 《为何家会伤人》《为何爱会伤人...

  • 为何家会伤人

    《为何家会伤人》–武志红 001 夫妻关系是家庭的“定海神针” 想拥有一个健康的家庭,夫妻关系占有最重要的位置,夫...

  • 为何家会伤人

  • 为何家会伤人

    作者:武志红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社 我鲜少看与家相关的书或文章,因为看完会难过、会失落、甚至会颓废很长一段时间。...

  • 为何家会伤人

    第一次开始关注武志红老师,还是因为身边的朋友订阅了武志红老师的专栏,等我开始微信阅读的时候,当看到推荐里闪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ay5《为何家会伤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mhq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