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吃喝二字。
若真能吃吃喝喝、简简单单过一生,是不是也挺好。
想不起上一次真正开怀是什么时候。
不过,日常笑的时候还是很多的——笑,只是个表情,只要不是面瘫,总能笑出来。
……
曾看过一篇文章,是“老来子”们的视角。
写的是都是些父母四五十岁生下的孩子,还未长大,父母便去世,或者还未成家立业闯荡世界,便需要时时留在身边,照顾缠绵病榻的父母的故事。
说不上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其实就算不是老来子,现在的许多人在赡养父母的问题上,压力也并不小。
但终归,各人有各人的悲喜,且就算有相似经历,也不一定感受相通。人情,环境,有种种影响因素。
……
记得一个印象比较深的例子。
是说有个人,出生于父母重组家庭。生他的时候,父亲快六十,母亲也快五十了。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先是七十多的父亲中风脑溢血去世,然后没多久,六十多的母亲又查出得了癌症,也不过两个月就走了。
就算有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但他们都比他大太多了,而且早已另立门户,甚至都有了孙辈。称不上多亲近,更不可能把他接到家里一起生活。
总之,他就这么成了孤儿,从此辗转在各个或近或远的亲戚家。好不容易成年长大,一门心思就往外跑。
除了开头几年,偶尔还会回老房子看看,之后就跟完全消失了一样,一直漂泊在外。
反正,父母早没了,就剩个房子,回来又能干嘛。
……
还有个例子,说起来平平无奇,却让人佩服。
说一个姑娘,大学毕业,准备出国追逐梦想,但因家里八十多的老父老母而纠结不已。
尽管父母放手让她去闯,她还是考虑再三,放弃了出国深造。
她赌不起。万一出去之后,父母有点什么事,根本赶不及回来处理,肯定会遗憾终生。
父母虽是比较古板守旧的一辈,但幸运的是,在教导她方面,从来都很舍得放手,所以她从小就比较独立自主,遇事自己就能拿主意,很少慌乱。
也许上天真有好生之德,父母亲一直活到上了九十,还身体硬朗,而她也顺利有了自己的事业。
只是,对于结婚生子这回事,虽然他们总念叨什么“我们还能活几年,你总得让我们走之前看眼外孙呐”,但作为女儿的她,倒是从不觉得有多为难。
“你们好好的就行,别管我了,结不结婚生不生子,我自己看着办,才不要为了你们而结婚呢。”
看似任性,却很能坚持自己。再说了,这不也是他们教导的结果么。
一直都早熟,冷静,独立,有自己的坚持,这样的人做什么都不会差。
想得通透,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什么……这比什么都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