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闭的车间,里面的人不知道外面是天晴、是刮风、还是下雨。只有在机器轰鸣中,下班铃声响起才知道时间的存在。
为了不影响生产效率,公司在车间门口安装了手机存放箱。箱门上写着车间内员工的名字。存放箱是用无色、透明的有机玻璃制作的,远远一看就知道是否有谁的手机箱是空着的。手机狠安全,因为每个小格子都有小挂锁,确保不会遗失。
车间里一百五六十个工人两鬓都已花白,年轻人的缺失让刺眼的灯光蒙上了一丝雾色。这雾色中是对公司未来的忧虑。
像往常一样,午餐后各自趴在机床前小憩,享受半个小时的静闲时刻。
这日一阵叫喊声打破了这岁月静好的一刻。车间主任说:“你们把每个人除了现在的工作岗位,还能胜任什么岗位填表上报。下班前要报送公司人力资源部。”
听到这响声,迎来的是一分钟的死寂、五分钟的躁动和长长的沉默。
近十年的加班加点,年出勤都在三百四十天以上。大家疲惫的身躯,在一个月前看到了一线曙光——公司项目定单有所减少。晚上不用再加班,周末也可以休息一天了。这是多年的梦想,可现在刚一实现,就接到了公司的这份调查文件。前几天公司上半年总结大会。会上公司宣布下半年的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减岗降薪的方向。回想到这里,令处在四十度高温的工人们感到阵阵寒意。
其中老范、老杨、老董、老李等几位更加愁眉不展。他们跟同事们一样都是农民工,只不过他们的孩子大学毕业一个多月了,工作依然没着落。孩子是他们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他们的孩子从小就是其他同事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个个乖巧懂事,学习成绩优异,都读了理想的大学。
孩子们这段时间到处投简历。大部份简历如泥牛入海杳无回音,偶尔的回响,实习工资也让他们苦闷不已,仅有三千元。在这个房价每平四万起步,物价高企的准一线城市。这点工资要过上想要的生活的确是杯水车薪。
孩子们因父母为了自己读书,花光了家中积蓄,父亲因长期加班加点而日渐衰老的身躯的而自责。现在可以替父母分担一点了,却有深深的无力感。
老范们深邃的目光中看到孩子们奔波求职的身影,似乎是二十几年前的自己。平静的外表下,跳跳内心在呼喊:“我怎么这么没用,不能给孩子一个好一点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