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下班时,我照例叫小同事去吃晚餐,没想到她却双眼红红,带着哭腔对我说:“孃孃,我可能不在这里上班了,谢谢你.....”
我有些惊讶,尽管这是预料中的事,但没想到会来得这么突然。
小同事匆匆收拾了一下她的工作台后,背着包走了。
我心情瞬间不好起来,转身看见督察科的科长和工作人员小施正在小同事的工作台前,便悄声问她们怎么回事?并很惋惜地对她们说,这个小同事工作热情很高,肯干肯学,知识也很丰富,虽说与常人的思维有些差异,但却很单纯,心地也非常善良。
科长说她也欣赏她的工作态度,也很可怜她,这几天调她去守大门,她还自己掏钱买口罩发给没有口罩的人(没口罩是不能进入大门的),但是我们这里做的是窗口服务工作,她在工作中的行为举止常常影响了工作,考虑到她不适合这项工作,只好解雇了。这样解雇她,科长说她心里也很难过。
我叹惜到,像她这样的人,你们解雇了她,她今后怎样找工作啊?我曾听说,她在此之前已经找过好几份工作了,都因她的言行没干几天就被辞退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了这份工作,平时她害怕被辞退,已经很努力了,结果还是......说着说着,我有些哽咽了,担忧着这小同事今后可怎么办啊?
小施说,我们这里也不是慈善机构,只希望她今后能够找到一个好的人家。
我心里闷闷地,心想这位小同事除了言行与正常人有点不一样外,她比很多人都要热情和善良,也懂得感恩。何曾想到她在这刚做了一年的工作又丢了,今后上哪儿去找工作啊?
前几天下雨,她因雨衣坏了打湿了衣服,我便找了一件衣服给她换。没想到却给了我很大一包怪味胡豆,说是区长带货时买的。其实她本来就是派遣人员,工资也不多,还经常给我们带小零食来分享。
大部份同事不喜欢她,总用异样的眼光看她,说她脑壳有问题,称她为神经病。不过她的言行举止确实有些另类,有时大家在讨论一些问题时,她的见解和言语总是与众不同,有时你说东来她答西,让人感觉有些莫名其妙,不知她在说什么。而且都认为她特别迷信,什么晚上屋外的街灯太亮,照得她心里发慌,什么保安不能看电视啊,看了会倒霉什么的。到工间操时间时,即使没有放广播体操的音响,她也要自己一个自己做操。最被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她经常一个人吃饭时,吃着吃着就会独自笑起来。同事问她笑什么,她说有肉吃。就连食堂的保洁大姐说她第一次看见小同事,独自一人对着餐盘发笑时,也被吓着了,还以为小同事出了什么事了。
总之,她的言行确实有点让人意外,与她同期的同事无论在工作上还是生活上,都不愿和交谈,但我却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空间与习性,为何硬要别人与自己一致呢?所以同事们都笑我,说能与她说得上几句话的人只有我而已。因为人们只要与她一交流,便会发现此人无法沟通,说不了两句便会被气得翻白眼,或是当她不存在。
的确,有次在她来上班,我见她左手肘上擦着很大一片蓝药水,问她说是被摔伤的。她还很认真地告诉我,不能买有山水图案的衣服,否则会摔跤。她就是刚买了那样的衣服后摔了一跤,只得赶紧把那件衣服给烧了。当时我还劝她,不要这么迷信,哪个没有摔过跤?只不过是巧合而已。
在伙食团打菜时,那天正好有鱼和鸡汤,她便对我们说,吃鸡就不能吃鱼,吃鱼就不能吃鸡,它们一个是天下飞的,一个是水里游的,两样都吃的话,它们会生气的。同事们听后,有几位只对她翻白眼。我则惊异于她的奇谈怪论,就好比人们对霍金森那样,实乃是世上少有的奇人。
前段时间,有天早上我们来上班时,发觉地面上有水。做清洁的大姐说是从小同事的座椅上流下来了,观察看后才知座椅被洗过。同事们都嘲笑小同事脑壳有问题(当时小同事还没到),怎么想得出来洗有海绵的椅子?洗了怎么干啊?真是找不到事做等等。
听了同事们对此事的评论,我对她们说道,是不是椅子被弄脏了?同事说这也有可能,大家这才停止了议论,没有再说三道四。
小同事来后,我担心她因椅子是湿的无法坐,准备到会议到给她找一张凳子,便去她的位置察看,伸手摸了摸了她位置上的椅子,发现是干的,原来小同事到隔壁的办公室里,去换了一张没人坐的椅子过来暂时使用,我担忧的心才得以放下。
让同事们很不理解的是,有次在评价服务之时,由于当时使用的软件系统出了问题,网速很慢,导致她无法上传信息,也许是她以为评价时是对系统进行的评价吧,在没有请教同事的情况下,竟然点了个非常不满意,这可不得了了,或许她也没有想到,她这一点鼠标,可惹了大祸。在现在要求优质服务的情况下,出现了差评,你说领导生不生气?出现了这样的工作失误,也是导致她被解雇的原因之一。
我知道,世上的人都是利己的,这也是众人之常情,我们无可厚非。但这并不代表着就该嫌弃那些身体有缺陷的人吧?对于弱势群体,我们理当更加关心和照顾他们才对,而不应该因为他们比正常人少根弦什么的就轻视他们,尽管有时候他们的所作所为让正常人难以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总得给他们一条生路吧?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日本的电视剧,一个开花店的老板,他的店员不是傻子就是从监狱里出来的,也有落难的年轻人。我深深地被这个知道感恩的老板感动着,老板说他年少时也是得到过傻子父亲的支助,才得以顺利成长。成年后他也学着那些曾帮助过他的人们一样,尽力地帮助别人,不歧视有残疾和犯过过错的人,主动收留他们在自己的花店工作,他带给这些店员的不仅仅只是生活的基础条件,更多的则是对社会的信任和对人生的自信。
我不知道这个小同事今后会遇到怎样的人生,但愿她能遇到一个像花店老板那样的人,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好好地活着,谱写自己别样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