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参加了一次区里组织的活动,我觉察到了自己的一些模式。

我参加的是一个开幕式活动,我觉得比较重要,我穿上裙子,想给大家留下庄重的好印象。当我到达统一乘车点,我看到组织单位的分管领导RSZ,我多年前就和他打过交道、认识。上周,我应他单位邀请和他一起参加了一个开幕式,但我没有和他说话,这次我也没有和他说话。他也没和我打招呼,就像不认识似的。后来另一个单位的QF过来了,她和我说话,同时和RSZ打招呼,并向我介绍他。我说我们早已认识了,然后我们就在一块畅谈、交流了起来,那种陌生的感觉没有了。
我觉察到自己的模式,我既想给大家留下好的印象,又不主动和对方打招呼,感觉自己好像不重要。这让对方也感觉不好意思和我打招呼,于是我就成了一个不重要的人,这个不重要的信息是我散发出来的。QF和别人见面主动打招呼,表现非常热情,大家都对她很热情,感觉她很有人缘,这也是她自己散发出来的状态,让别人有同样的回应。
这让我体验到了我们对外散发什么,别人就怎样回应我们,外在对我们的回应都是我们自己散发出来的。
上车后,我又看到另一个单位的ZL,我好长时间没见她了,就坐到了她旁边。路上她跟我说如何协调她女儿对老爸的不满。她女儿因为老爸喝酒的事,气的睡不着觉,半夜发微信表达不满。她早上对丈夫说,因为他喝酒惹得女儿不满意,让他以后长记性,少喝酒。丈夫上班以后,她又坚定的站在丈夫的一边,让女儿不要苛求老爸太完美,让女儿学习奶奶的豁达、大度。她在向我讲述这些时,我看到她特别擅长处理家庭关系,引导家庭成员找自己的问题,学习他人的长处。她散发出来的信息让我对她刮目相看。
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所有的回应都是自己散发的,只有感官经验塑造的世界,没有绝对真实的世界。你想让别人怎样对你,你就怎样对待别人。你想让别人欣赏你,你就散发积极正向的信息。
这就是印象管理,也称印象整饰和印象控制,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印象管理是一种社交技巧,常见的策略有:
按社会常模管理自己。比如修饰外表。
隐藏自我与自我抬高。通过各种办法自我抬高,让他人觉得自己在总的方面或特殊的方面很优秀,比如ZL给我讲她如何协调丈夫与女儿的关系。自我抬高的人,往往会承认自己的某些小的不足,以使自己在抬高某些重要方面时变得可信。
按社会期待管理自己。比如教师在学生面前的行为举止符合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的要求,比如QF的主动热情。
投其所好。比如对方喜欢什么就说什么,附和、施惠等。
你是怎样塑造你的形象的呢?
网友评论